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張小月的嘴 蔡英文的心

2017年07月05日 08: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4日發表評論文章説,臺北市長柯文哲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並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後,臺灣內部便出現了各種評價與反應,雖然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但奇怪的是陸委會的反應,顯得特別“制式”而強烈,這就很值得觀察了。

  文章摘錄如下:

  陸委會抨擊國臺辦,借由兩岸城市論壇機會再次宣稱其片面的政治主張,一方面進行政治操作與統戰分化,另一方面蓄意剝奪臺灣國際生存空間,阻礙兩岸關係改善契機,與其聲稱所謂“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等口號背離與矛盾,無助兩岸關係正面發展及臺海和平穩定。

  在民進黨主政下,對柯文哲參加滬臺雙城論壇的言行與表現,採取批判、質疑的的基調,也不令人意外;但陸委會是臺灣統籌處理海峽兩岸事務的專責行政機關,有沒有必要也加入民進黨黨政機關、民代體系一輪猛轟的數組,而且表現得還特別“身先士卒”,就值得觀察了。

  從臺灣的“憲政”體制看,兩岸政策直屬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職權,陸委會背後的主導者當屬蔡英文無疑,所反映的就是蔡英文的意志,因此陸委會這次的反應如此強烈,諸如“統戰分化”、“蓄意剝奪”等用詞,也可視為這就是蔡英文心裏真正的聲音。

  但從兩岸仍期待理性交流、和平互動的必要性上看,在民進黨黨政體系一片批判聲中,是否能讓第一線的陸委會保持一點轉圜、彈性的空間,以備未來重啟兩岸良性互動之門?確實值得反思,畢竟相對於臺當局府引用《論語》的“君子何患無兄弟”,陸委會的措詞與態度特別顯得嚴厲肅殺。

  如今張小月的嘴巴,説出的是蔡英文的心思,看來兩岸的僵持與冷對抗,恐怕又要持續下去了。問題是,除了講重話批判大陸,民進黨當局可拿得出什麼有效又對臺灣有利的對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