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九二共識”不是藉口

2016年09月30日 11: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0日發表社評指出,今年,臺灣無緣參加ICAO大會,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但我們感到驚訝的是臺當局陸委會對此事的認知與判斷。

  社評摘錄如下:

  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張天欽日前曾對媒體表示,馬當局時代承認“九二共識”,但申請加入亞投行時仍未成功,“我想很多東西大概都是一種藉口”。換句話説,在他的認知中,有沒有“九二共識”都沒有關係,那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如果陸委會只是想要為蔡當局脫罪硬拗,那倒也罷,但若心中真做此想,那就真令人憂心了。

  馬英九時代申請加入亞投行未果,的確與“九二共識”無關,誠如張副主委所言,那時兩岸的確有“九二共識”。但張副主委可能忽略了時空因素,亞投行是在2015年底成立,那時的臺灣政治情勢已很明顯,有如2007一般。換言之,國民黨政權有如江河日下,而民進黨卻是勝利在望。當時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國際參與的問題,必然會考慮到此一形勢。亞投行是新成立的國際組織,並且由中國大陸主導設立,如果讓臺灣參與成為會員,而又民進黨執政,那豈不是拿磚頭砸自己的腳。這才是臺灣無法加入亞投行的真正原因,的確與“九二共識”無關,但與民進黨絕對有關。

  無可諱言,民進黨官員很會耍嘴皮,怎麼彎都可以,但國臺辦發言人日前記者會中又明明白白地講了一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臺灣當局領導人無論做何表態,這個坎兒是繞不過去的。”其實,民進黨既已執政,我們與其關心蔡英文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倒不如關心她有什麼錦囊妙計可以跨過這個坎。

  陸委會張副主委日前接受質詢時指出,“臺灣的抗壓能力應該有,反制的手段也是有的,但詳細部分無法説明。”老實説,這樣的説法根本是自欺欺人。到現在為止,我們只看到陸委會表示遺憾,希望大陸展現善意,而“立法院”民進黨團針對ICAO事件,也只會發表聲明表示憤怒而已。如果民進黨有反制手段,如果不是傷敵一分,自傷九分,就是完全走回陳水扁時期的對抗老路。

  我們必須提醒蔡英文及陸委會,一方面必須認清現實,大陸可以使用的工具與靈活性,都遠遠優於臺灣,談反制,反而落入了戰略陷阱,不可不慎。另一方面,兩岸之間其實是一場耐力賽與實力賽,反制都只是短期作為,有弊無利,反而應思考如何強化實力與耐力。但更大的問題來了,民進黨當局有沒有辦法在兩岸僵局的情況下強化臺灣的實力與耐力呢?或許,只有歷史能證明吧!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