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田弘茂的“那四個字”是臺灣唯一齣路

2016年09月18日 08: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7日發表社評指出:兩次得以向大陸展現實質誠意的機會,蔡英文當局都錯過了,可見得“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甚至還以“那四個字”來形容維繫兩岸現狀的“通關密語”,何來善意可言?

  社評摘錄如下:

  臺灣海基會12日選出田弘茂為蔡英文的首位海基會董事長後,隨即發函給海協會,除了告知人士更動外,亦提到“貴我兩會已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期望雙方能持續努力,儘速就兩岸協商事宜進行溝通聯繫,以增進兩岸交流,保障兩岸人民權益”。

  田弘茂14日出席海基會于臺中舉辦的與大陸臺商中秋聯誼活動時,被問到“九二共識”,他説,“‘那四個字’是老問題,要透過更高層次決策與討論”。他也表示,“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恢復正常化互動,打開目前僵局,機會和可能性存在,各種方案都在研擬,海基會也會設法和對岸溝通。”

  以上兩次得以向大陸展現實質誠意的機會,蔡英文當局都錯過了。甚至還以“那四個字”來形容維繫兩岸現狀的“通關密語”,何來善意可言?

  熟悉錯綜複雜的兩岸歷史的田弘茂心知肚明,大陸願意從過去堅持的“一中三部曲: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讓步到默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實已經釋出相當大善意,兩岸才得以在過去8年獲致前所未有的和平成果及兩岸互信。

  否則,以大陸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要封殺臺灣的國際空間或經貿活動,其實是易如反掌。田弘茂去年即曾在倫敦舉行的“亞洲安全論壇”預言,若蔡英文當選臺灣的領導人,“兩岸關係可被視為蔡英文與習近平的個人關係,九二共識仍是關鍵。倘若蔡英文仍拒絕接受,兩岸溝通機制恐將中斷。”

  爾今,兩岸官方接觸渠道中斷,蔡英文卻想營造兩岸溝通渠道仍然運作如常的假像,連被對岸打臉也面不改色,怎配自詡為“最會溝通的政府”?

  此外,蔡當局的冥頑不靈造成陸客來臺人數大幅減少,連帶對臺灣的觀光産業造成直接衝擊。“行政院”發言人竟駁斥“政務委員”關於陸客的談話為“個人意見”,可見得這個行政團隊已經對觀光業者的訴求束手無策,只會作壁上觀,更不用説如何協助業者開拓其他市場。更甚者,有民進黨“立委”還諷刺這些業者,要他們找馬英九算帳,因為是前朝開放陸客來臺的。

  回顧當時情景,馬當局2008年7月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時,當時民進黨政客們的嘴臉可不是嘲諷呀!而是強力要求馬增加陸客來臺人數,增開兩岸直航班次,還紛紛到大陸各城市推銷臺灣農産品及城市特色,各縣市無不爭搶陸客來臺的觀光財,甚至在大陸大聲誇讚ECFA對兩岸經貿交流的好處,怎麼執政後嘴臉就變了。

  身為執政黨主席的蔡英文,是否該約束黨籍從政同志的言行,畢竟已經是執政黨了,兩手策略對付人民的要求,應該不是當局應有的態度吧!好好思考如何穩定兩岸關係、恢復溝通管道方為正途,而不是一方面推卸責任、把執政者該做的事推給別人,另一方面卻冷嘲熱諷,放任人民生計于不顧。

  “九二共識”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個字,卻是攸關臺灣整體發展及兩岸和平的關鍵。誠如國臺辦發言人所言,是兩岸溝通的“通關密語”。

  既然蔡英文在就職演説中提到,將以“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原則,則回歸“憲法”對兩岸關係之規定,不僅必將獲得臺灣民眾支援,更能挽救兩岸頹勢于狂瀾。或者,蔡英文當局可自行提出合乎臺灣“憲法”及兩岸現狀的兩岸政策,化解兩岸僵局。

  兩岸關係是和是戰、臺灣的國際空間是否將遭受重創,端看蔡英文是否願以蒼生為念,因為所謂“那四個字”將是扭轉臺灣在兩岸及國際劣勢的唯一齣路。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