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誰來為臺灣成為“暴走社會”負責?

2016年07月11日 07: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一位碩士生在“教育部”前抗議時,竟在前來接受陳情的“教育部專委”的頭上捏爆生雞蛋,造成蛋汁流滿這位“專委”全身;一位39歲男子到處按門鈴擾民,警察趕往制止時,竟遭該男襲擊,警察被打得鼻血四流;一對夫妻吃完晚餐準備回家,因為前方的車走走停停,他們按了一聲喇叭,結果該車駕駛直接把車停在路中間,然後手持棍棒下車痛砸這對夫妻的車;67歲的男子因為停車爭執,竟對73歲的隔壁鄰居縱火,造成2人皆陷入命危……

  對於這些近期發生在島內的現象,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1日發表文章指出,臺灣社會似乎越來越來容易發生糾紛,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碰到事情很容易就訴諸暴力,這麼多“反應過度的人”,讓臺灣社會也陷入了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榎本博明所説的“暴走社會”。身處這樣社會的人只要遇到事情不如預期、沒有照著他的意思進行,就習慣用大聲責罵甚至詛咒他人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傷害對方,社會因而變得越來越焦躁易怒,一點兒事情不順心就抗議、甚至訴諸暴力,整個社會已失去了和平溝通的能力,也失去了寬容的力量。

  榎本博明提出了13種典型的“暴走行為”,包括:1,遇到一點小事就亂的人;2,對他人的失態大聲斥責的人;3,稍感不愉快就大吵大鬧的人;4,容易覺得他人討厭自己的人;5,人多時喜歡誇張地自嘲的人;6,遇到一點失敗就意志消沉的人;7,被斥責時會陷入極度低潮或情緒失控的人;8,容易把別人當仇人的人;9,容易被他人言論影響心情的人;11,用自以為是的正義感評判他人的人;12,只要想法不被認同就會産生攻擊慾望的人;13隻要被惹惱就會處處和對方作對的人。

  文章説,分析這些暴走行為不難發現,臺灣社會也充滿了類似的行為。自從太陽花運動後,臺灣社會出現了很多“唯我獨尊的正義魔人”,這些人習于用自以為是的標準排除異已;不能接納多元的社會氣氛逐漸氾濫,已形成臺灣社會的高度隱憂。       

  歸根究柢,放縱並且摧化了如此暴走行為的民進黨難辭其咎。當年民進黨刻意鼓勵太陽花青年佔領“立法院”、進攻“行政院”,傳播錯亂的價值觀,造成社會混亂;執政後又對當年的肇事者不予起訴,使得太陽花更為得意、囂張,也致使暴走行為快速蔓延──很多人受到感染後,進而複製太陽花的行為,卻自認具有正當性;捏爆生雞蛋的政大碩士生不正是如此?。 

  為了取得政利益,綠營不惜毀滅一個世代、摧毀臺灣社會的良善,他們除了必須為臺灣淪落成“暴走社會”負責,也終究會嘗到當年不當行為的惡果。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