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柯文哲發生的,極可能出現在民進黨當局身上

2016年04月12日 13: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2日發表社評説,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上任一年多以來,滿意度直直落。根據網路媒體民調顯示,柯市府的施政滿意度從2015年3月的80.1%,跌到2016年2月的35%,不到一年施政滿意度就跌掉超過一半,不能説不嚴重。不過,從柯文哲接受媒體專訪所透露的訊息,他似乎仍然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裏,而發生在柯市府施政表現上的,極可能出現在即將上任的民進黨當局身上。

  社評摘錄如下:

  例如,柯文哲表示“取消重陽敬老金,每年省下7億元,改作老人據點的補貼,難道不對嗎?但這個社會,做對的事情是在‘政治自殺’;自嘲是政治自殺最多的行政首長,只是還沒死”。然而大多數網友卻認為,取消重陽敬老金不是柯文哲滿意度下滑的主因,因為取消後柯滿意度沒有明顯下滑。若柯文哲認為滿意度下降是取消重陽敬老金的關係,顯然失焦。

  柯文哲也指出“人家都説民調在掉,他則覺得是在做扎馬步工作;這是長期佈局,要咬緊牙關,做基本建設,大規模的佈局”。這樣的説法,與日前臺北市政府發言人林鶴明表示“很多政策推動還是有它時間的問題”,如出一轍。顯然整個市府團隊都將滿意度下滑歸咎於“很多政策尚未完成”,待政策完成後,滿意度就會不一樣。只是事情真是如此嗎?

  不僅如此,柯文哲還認為,滿意度嚴重下滑也與“臺灣的淺碟文化很明顯,response(反應)很快”有關,但是他也堅持“該做的事還是要做”。柯文哲的認知,明顯與過去非常支援他的“婉君”們之認知有非常大的差距,他們紛紛表示滿意度嚴重下滑與其“剛愎自負、不尊重專業、不尊重下屬”有關。只要就在此期間市府一級主管辭職的人數已可組棒球隊而論,就知網友的認知較正確。

  為了挽救滿意度直直落的尶尬局面,柯文哲還特別去拜訪曾有翻轉滿意度經驗的前高雄市長謝長廷。因為謝長廷在擔任高雄市長時,民調最低曾跌到32至28,但是最高又回到82,所以柯文哲想要借鑒翻轉。只是這樣的舉動,看在市民的眼裏,恐怕只有搖頭嘆息而已,怎麼當初選出想要帶來改變的市長,居然連問題出在那裏都不知道,又如何能解決問題,進而使滿意度提升呢?

  柯文哲大概已經忘記了,他上任之初給外界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嗡嗡嗡”。換言之,將臺大醫院急診室的作法,照搬到臺北市政府內,做什麼決定都非常快速。只是臺北市政府與臺大醫院急診室,不論人員規模及處理事情複雜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語,怎能照搬經驗呢?他甚至在上任半年時説出“當市長比當醫生輕鬆很多”的話,顯然不知到問題在那裏?

  若是柯文哲“不剛愎自負、尊重專業、尊重下屬”,又豈會感覺上任第一年是在當科長與股長,一年後“才開始準備當市長而已”呢?就滿意度下滑至此而論,顯然市民不認為柯文哲已經在當市長了?若是在當市長,豈會只把問題推給政策需要時間、推給臺灣的淺碟文化,而不是虛心檢討、自行承擔呢?柯文哲若不改弦更張,滿意度要提升的難度甚高。

  發生在柯市府施政表現上的,極可能出現在即將上任的民進黨當局身上。因為不少民進黨人士呼籲馬英九卸任前特赦陳水扁,以利藍綠和解。殊不知特赦應在當事人承認有罪情況下,才得以進行。陳水扁家自認無罪,如何特赦?顯然民進黨為了急於避開執政後將面臨特赦與否的兩難窘境,以致不知問題出在哪?連問題出在哪都不知道,難保執政後不會重蹈柯文哲的覆轍!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