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民進黨給媒體一個下馬威?

2016年03月18日 08: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月18日發表評論説,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固然是多數人民選擇的結果,但無可諱言,民進黨的執政,令人有幾點疑慮。首先,當然是兩岸政策的疑慮,這一點已有很多評論,不是本文的重點。其次,是貪腐的疑慮。我們相信蔡英文本身不會像陳水扁一家那樣貪腐,但媒體已有報導民進黨各路人馬已開始在搶位置,奪資源。不過,這也不是本文的重點。第三點疑慮是言論管制的疑慮,這才是今天我們關心的課題。

  從過去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經驗來看,民進黨是不惜動用行政資源來對付媒體,包括搜索《中國時報》,以及姚文智擔任臺當局“新聞局長”時對TVBS的指控和罰款等等,至今令人印象深刻。這幾乎是政界一般的看法,認為民進黨比國民黨更為了解媒體的作用,因此胡蘿蔔和棍子俟機而用。

  蔡英文執政後,是否會和陳水扁時期一樣,對新聞自由,説一套做一套?我們本來只是疑慮而已,但由日前民進黨對《聯合晚報》的言論,已讓臺媒感到背脊發涼。他們都還沒有執政,就敢如此強勢指責媒體,執政之後,豈不更為大膽?

  事情的起因是《聯合晚報》日前一篇有關蔡英文與柯文哲在年前會面的報導,民進黨中央發新聞稿時指出:“晚報以《柯蔡會 中信金接大巨蛋?》下標,明顯與事實不符,該報以此聳動標題將兩件無關的事情羅織在一起,讓外界誤以為本案與柯蔡會相關。阮昭雄嚴正表達,此標題悖離事實,極為不當,希望該報應立即澄清更正,以厘清事實,避免社會大眾因此有所誤會。”

  《中央日報》對此發表評論説,這樣的新聞稿至少有三大不當。

  第一大不當,《聯合晚報》的標題是用問號,而且之前《壹週刊》已經報導,柯文哲決定和遠雄解約,並由中信集團接手建造與收尾。

  第二大不當,民進黨不應該用“羅織”二字,因為這對媒體來説是非常嚴厲的指控。羅織有蓄意製造新聞之意,是媒體不可承受之重,的確,臺灣有一些媒體自甘墮落,淪為“羅織”或“打手”的角色,但絕對不會是《聯合晚報》。更何況其他媒體已有報導,聯晚只是跟進,而且也把中信金的説法一併呈現,何來羅織之説。倒是民進黨的新聞稿刻意避開大巨蛋之討論,反啟人疑竇,因為柯文哲都明白表示兩人有談到大巨蛋。以臺北市長和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會面,豈會風花雪月,既然談到大巨蛋,又豈是噓寒問暖而已。民進黨的新聞稿,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第三大不當,民進黨不應要求“立即澄清更正,以厘清事實,避免社會大眾因此有所誤會。”老實説,事實如何,現在還不清楚,柯文哲雖然笑説那是“國家機密”,但蔡英文説自己將會是最會溝通的臺灣當局,但這種幾近威嚇口吻的新聞稿,與溝通簡直相距十萬八千里。

  民進黨的新聞稿,是對媒體的一個下馬威。這不只是《聯合晚報》一家媒體的事,任何有良心的媒體,都應該出來表達抗議,共同維護媒體的尊嚴與自由。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