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政策的火車正迎面對駛

2016年03月07日 08: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7日社評指出:民進黨在野期間可以堅決不承認“九二共識”,也反對“兩岸一中”,更不願意“放棄臺獨”,但是獲得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必須站在第一線面對大陸,讓民進黨處於兩難之局。如果接受大陸的兩岸論述,等於告訴臺灣民眾,這20多年民進黨有關“臺獨”的主張,其實全是為了騙取政權的工具藉口而已,那麼民進黨從此誠信瓦解。

  蔡英文不是沒有看出這個兩難的困境,因此,在選舉前後,蔡英文不斷用一些不觸及核心問題的修飾言詞,例如“維持現狀”、“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九二事實”等,企圖能得到北京的理解,讓兩岸關係不至於全面倒退。

  兩會期間,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發言,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中關於對兩岸關係定調以及《十三五規劃綱要》有關臺灣問題的文件,等於徹底斷絕了民進黨的期望。

  俞正聲在發言中表示:“要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繼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稱:“我們要繼續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李克強的談話等於再為“九二共識”做了法律上更清晰的詮釋,即將其等同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習近平的講話就更加明確向未來執政的民進黨亮出中共對臺政策底線。這是臺灣大選後,習近平有關臺灣問題的首次談話,也是一次重要的宣示。他認為,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就有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並表示,“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

  評論認為,習近平的談話,再次確認“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以“心願、意志、承諾、責任”等言詞強調其決心。王毅在美國智庫演講所稱“他們的憲法”,也是指《憲法》所代表的“國家主權與領土的完整”,而不是分裂的主權。

  至於《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第55章“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一開始就提到“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在堅持原則立場基礎上,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擴大兩岸合作領域,增進兩岸同胞福祉,鞏固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其他有關兩岸關係的用語,大陸均延續以往用法,例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臺工作部分,首次明確寫入“兩岸命運共同體”,並重提“兩岸一家親”。

  “兩岸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在2013年的“習連會”上首次提出。2015年習近平在與時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會面時,就“兩岸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其中核心內涵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從以上習、李、俞三人的談話及文件內容來看,大陸等於再次明確告訴民進黨,對於北京來説,“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及“反對臺獨”,即“整個中國的主權不可以分裂”,這個原則也是兩岸關係是否能夠和平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這樣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如習近平所説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自然不會有“兩岸命運共同體”與“兩岸一家親”。

  評論説,大陸的立場應該已經很清楚。以“整個中國主權領土不可分裂”為核心的“九二共識”是大陸發展兩岸關係的基礎,也是兩岸能否成為“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的前提。

  現在要看民進黨的蔡英文如何回應,她似乎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堅持“臺灣主權獨立”立場,二是向大陸讓步。紅綠兩輛火車開始迎面對駛,兩會的相關發言表示大陸不會退讓。紅綠兩列車最終是否會相撞或其中一輛最後選擇轉彎,520蔡英文就職之日就會有答案。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