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不承認“九二共識” 如何維持現狀?

2015年12月30日 09: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0日發表評論説,經過幾場領導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與辯論之後,攸關臺灣未來發展的兩岸關係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各界也開始檢驗各候選人的兩岸政策,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與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的大陸政策大家都大致了解,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大陸政策則是受到大家矚目。

  這幾天蔡英文陸續提出的大陸政策的原則有:“溝通、誠信、不做選舉操作”、以及“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這些都只是大陸政策的原則性概念,並沒有具體內容,所以引起馬英九批評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三天就不一樣,“這太可怕了”。

  至於兩岸協商基礎“九二共識”,過去蔡英文曾説:“九二共識”是一個創造出來的名詞,必須要有一個“臺灣共識”。這幾天卻説“九二共識是選項,但非唯一選項”,也難怪吳敦義會痛批“當時在簽ECFA時,蔡英文拼命反對,現在出來選舉,卻又説要概括承受”。

  其實,蔡英文的大陸政策可以從她過去的從政經歷可以看出端倪。首先,據報載李登輝的“兩國論”以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皆是出自蔡英文的研究內容,再加上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後,一直不願意廢除或暫停“臺獨黨綱”,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大陸政策理念核心所在。

  其次,蔡英文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間,于2000年5月20日至2004年5月19日擔任陸委會主委,接下來在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當時民進黨當局于2002年提出“臺灣中國,一邊一國”、2003年提出“公投制憲”、2004年提出“正名”、2005年提出“中華民國的四階段論”、並於2006年“終止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的運作”。2006年底再提出“臺灣獨立”、“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正常國家決議文”、並準備“入聯公投”綁大選等主張,同時將公營事業及外館“正名”,由此也可以看出蔡英文的大陸政策主張為何。

  而蔡英文曾于2012年代表民進黨參加大選落敗,當時她落選的原因不外乎有三:第一,國家認同不清,蔡英文在2010年5月26日于《自由時報》公開表明“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既然不認同“中華民國”,何需來競選“中華民國總統”。

  其次,兩岸定位含糊,蔡英文當時主張兩岸關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後來又提出非常含糊的“臺灣共識”,絕大多數民眾不了解蔡主席兩岸政策的真正意涵,更無法取代“九二共識”,成為新的兩岸協商基礎。

  第三,兩會協商停止,蔡英文從民進黨執政時期就不承認“九二共識”,至今她仍不承認“九二共識”,在兩岸沒有協商基礎的情況下不可能進行協商。所以,在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始終沒有恢復,許多攸關兩岸民眾福祉之事,都無法透過雙方協商來解決。

  兩岸和平,人民才能安居;經濟繁榮,人民才能樂業。“安居樂業”是臺灣大多數人民的期望。2016年的選舉是兩岸和平與兩會協商的抉擇,也是支援“九二共識”、兩岸擱置爭議、務實協商的公民投票,希望臺灣2300萬同胞要擦亮眼,選出最有利於前途與兩岸和平發展現狀的領袖。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