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共同紀念臺灣光復意義重大

2015年10月27日 08: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7日社評指出: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0週年紀念日。在此之際,兩岸舉辦活動,共同紀念臺灣光復,對於海峽兩岸及兩岸關係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0月23日,大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大會併發表題為《共同銘記歷史 共圓偉大夢想》的講話。而臺灣方面也舉行了多場紀念臺灣光復活動,馬英九、吳敦義等人25日參加在臺北中山堂舉辦的臺灣光復慶祝活動,而朱立倫也于25日上午特別參加國民黨新北市黨部舉辦的臺灣光復紀念儀式。

  臺灣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對日抗戰,努力奮鬥的結果。而“光復”一詞,清楚明白地説明,臺灣本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兩岸雖然沒有統一,但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海峽兩岸始終都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同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而兩岸紀念臺灣光復,正是喚醒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國家分裂的契機。

  兩岸同胞本來就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經歷過共同的深重苦難,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日本侵佔臺灣,並對臺灣展開數十年的殖民統治,這不僅是臺灣同胞的苦難,也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苦難,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傷痛。兩岸中華兒女經過浴血奮鬥,最終贏得了對日抗戰的勝利,臺灣重回祖國母親的懷抱,這也書寫了兩岸同胞團結一心,並肩奮鬥的光輝篇章,值得兩岸共同銘記。

  讓人憂心的是,臺灣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的20年間,社會意識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臺灣社會被“臺獨”及“去中國化”所侵蝕,同時,親日情結在臺灣社會不斷瀰漫。加之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不斷鼓吹“臺獨”意識、“反中”意識,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青少年一代對於祖國的認知,對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認同度不斷下降。

  隨著臺灣大選的日益臨近,藍綠政黨競爭不斷白熱化。而民進黨目前選情佔優,其主張的“維持兩岸現狀”,從本質上講就是模糊“臺獨”,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就以此次紀念臺灣光復來講,民進黨選擇了默不吭聲,這一方面顯示出綠營對於臺灣光復的否定與回避態度,另一方面也正顯示出綠營一貫堅持的“臺獨”分裂主張。前不久,民進黨主席、民進黨大選參選人蔡英文訪問日本,意在與安倍政府拉近關係,加強民進黨與日本右翼政治勢力的合作,為民進黨爭奪大選乃至於2016可能重返執政累積政治籌碼。

  當前,兩岸關係再次處在重要的歷史節點,臺灣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倍受矚目。在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大會上,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特別強調,要堅定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一切損害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言行,絕不能讓來之不易的臺海和平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得而復失。

  大陸領導人的表態,指出了紀念臺灣光復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意義所在,同時也再一次呼籲兩岸同胞要攜起手來,共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反對“臺獨”,共同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好、發展好。

  臺灣光復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大事記,值得兩岸同胞永遠銘記。正視歷史、牢記歷史,其目的是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希望兩岸能夠以此為新的起點,共同珍惜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不斷增進歷史認同,鞏固政治互信,團結一心,凝聚力量,共同弘揚抗戰精神,共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美好前景,同心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