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大陸學生:臺灣支教的回憶

2015年09月11日 09:02:0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字號:    

  關於臺灣原初的記憶源自書頁。余光中遙隔海峽的唱嘆,令人初識愁滋味。高中伴著鼓浪嶼的天風海浪,遇見了張曉風、洛夫等美麗的名字。在大學的臺灣小説課堂上,又結識了賴和與陳映真。從詩意到熱血,臺灣有多重面向。

  當我踏上真實的寶島,入境服務小姐核對我的資訊,“張盼你是第一次來臺灣嗎?”習慣於速戰速決沉默式服務的我,迎著她真誠的注視和小清新電影中女主角甜甜嗲嗲的臺腔,居然有些手足無措。

  此次與臺灣結緣,源自臺灣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三校共同發起的支教項目。作為北大在校生,我有幸與三校30多名同學一道,在臺北基隆尚仁小學開展社會服務,項目共8天。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初抵達,空中細雨飄落,臺大同學的笑臉映著嫩紅的雛菊撲面而來,首次經歷如此浪漫的接待。在臺大落腳安頓,校園寂寂無聲,榕樹在夜色的掩護下,恣肆地伸展氣根。浸入臺大空氣的片刻,泉州如在眼前。同是滿樹招搖的榕枝,海峽也變得清淺。

  支教以“哆啦A夢”主題營包劇(貫穿所有營隊活動的短劇)的形式展開,支教隊的大孩子們唱著《環島旅行》的營歌,帶領小孩子們伴著大雄和藍胖子的故事週游世界。在旅程中,小孩子們“前往”法國探訪居裏夫人,學做化學實驗;“穿越”到比利時的巧克力工坊,親手加工巧克力點心;“空降”英國,觀看大孩子們編排的懸疑劇,學福爾摩斯推理斷案;又玩起大富翁遊戲,團隊合作逐層闖關……

  在大富翁遊戲中,小孩子們要勇闖關懷、讚美、節約等8大關,還會抽到諸多機會命運卡。比如“落實資源回收”、“四海之內皆朋友”等卡片可使闖關者免交“過路費”或贏得獎勵,如抽到“亂丟垃圾”、“忘記關電燈”等卡片,將面臨被罰錢的命運。《環島旅行》歌中唱道,“環島旅行一週後,我贏了好多虛擬的幸福”。小孩子在盡興玩耍中,強化了美德觀念,增進了團隊意識。

  對於我來説,這一切同樣彌足珍貴,臺灣的遊戲教學是我不曾擁有的體驗。大學之初我隨北大中文系支教隊,在北京昌平區振華打工子弟學校支教,每週支教的課程設置中,除了語、數、外主科,唱歌、朗誦以及陪學生打球,已是最接近於遊戲的內容。

  中文系支教隊的朋友説,“支教的意義不在於傳遞多少知識,而是為孩子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或許我們這些支教者,一廂情願地把自己所設想的世界推到孩子們面前,忽略了他們真正的需求,忽略了遊戲與快樂。

  不僅是小孩子,臺灣大孩子的生命也因遊戲而充盈。他們的大學入學新老生見面會,以營隊活動的形式進行,玩角色扮演遊戲,大講鬼故事。我們或許要撇撇嘴,説一句“幼稚”,但那些從心底溢出的笑意卻令人羨慕。

  聽臺大的同學説起他們玩樂隊,歌舞青春;擁有數量上千的社團,無論多麼小眾的愛好都能抱團取暖。淡水棧道上的單車騎行,呼應了臺灣電影《練習曲》中的場景:一把吉他一位堅強的騎行者,一行青年一程蓬勃的青春。太平洋的風吹來,《環島旅行》的合唱聲蕩滌心胸。

  “小天使—小主人”的身份設置,讓臺灣之行更添脈脈溫情。每位同學都會被暗中選定一名小天使和小主人,在歡送會揭曉結果之前,每個人都默默關懷指定的小主人,並被各自的小天使守護。對小主人不動聲色的關心,以及對自己小天使捕風捉影的偵查推測,成為我們那幾日最大的樂趣。“小天使”的遊戲在臺灣小學中便有設置,尚仁小學的孩子們都體驗過。

  分別之日,臺大同學全天陪大陸學生遊臺北。雖連日勞累,卻與我們通宵K歌,個個頂著黑眼圈送機,在通向機場的大巴上,他們遞上預先備好的早餐。回到大陸後,為與臺灣同學聯絡開通的網頁,因忙碌極少登陸。近來偶然發現臺灣同學給我的生日祝福,在我缺席之處,數年不絕。而我們全部的故事,不過是一週的相遇。如此盛情,令我在遙遠的地方,聽見問候的潮聲。(作者 張盼)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