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洪秀柱:寧做怒目金剛 不做低眉觀音

2015年09月08日 09: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8日社論指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閉關3天之後復出後,做出“反省與承擔”的決定,宣示“堅持走對的路”參選到底,對攸關臺灣未來的兩岸關係,也明確提出“簽訂和平協定”的訴求,以確定兩岸關係“分治但不分裂”的本質。洪秀柱的宣示展現領導人應有的高度,更顯示她面對民粹將會扮演怒目金剛。

  在大陸大閱兵前夕,洪秀柱突然在臉書上宣佈,決定“暫停每天陀螺般的行程,進行深刻的反省與沉思”;並且明確強調唯有如此,“才能無畏前進,承擔大任,無負民眾的託付與期待”。然而,外界卻紛紛揣測,洪秀柱是否身體出了問題?或是她已被迫退選,閉關只是為了“抽梁換柱”預作鋪陳?

  洪秀柱在復出記者會上,誓言“我會為我的信念奮鬥到底,決不退縮,明年1月的選票上,一定會有洪秀柱的名字”,粉碎她將中途落跑的謠言。洪秀柱同時痛切指出,“臺灣真的病了,病因不在政策而在政治,更在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她痛斥許多政治人物根本不知真誠為何物,“社會上居然可以縱容他們翻雲覆雨”;以致“臺灣的政治已經被民粹所盤據,只問立場不問是非”。

  洪秀柱從閉關“反省與沉思”到出關“反省與承擔”,顯然徹悟臺灣最大的病灶不在社會而在政治人物。洪秀柱以兩岸關係為例,認為民眾不是選擇“鬥”就是選擇“拖”(在此所指的民眾應是政治人物),而不願認真面對兩岸真相,不思如何創造和平。基於“唯有透過和平,臺灣才真正能創造被世界需要的價值”,所以她提出兩岸簽訂和平協定的訴求。

  連戰赴大陸參加紀念抗戰活動,被民進黨撻伐得體無完膚,國民黨也不以為然,甚至要送考紀會議處。在此氛圍下,洪秀柱提出“簽訂兩岸和平協定”之訴求,非但不能討好反而有些風險。洪秀柱獲得國民黨提名之初,民調支援度一度直逼蔡英文,但提出“一中同表”之後引起爭議,聲勢才不斷下挫。如今她重提簽署兩岸和平協定,無疑又把自己推入險境。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證明洪秀柱不媚俗、不屈服的性格,展現“吾心信其可行,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很顯然的,洪秀柱認為臺灣今後若要採取國民黨“拖”、民進黨“既鬥又拖”的策略,不願意也不敢碰觸政治議題,兩岸“只經不政”,將無法解決兩岸實力差距日益懸殊的現實。

  進一步説,臺灣若走民進黨“既鬥又拖”的路線,只會將臺灣帶入困境,甚至有引發戰爭的風險。拖與鬥這兩條路線都不是臺灣的出路,和平才是唯一可行的正道。洪秀柱的論述,充分顯露敢於面對現實、挑戰民粹、撥亂反正,更勇於提出有利於臺灣未來發展的理念,這才是領導人應有的風骨。

  洪秀柱面對“理盲偏執”的民粹,不和稀泥也不會屈服,將會秉持正義據理力爭,其目的在於“降伏四魔”,希望眾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離一切苦、畢竟大樂”,寧做怒目金剛不做低眉觀音,其悲憫臺灣民眾、關切臺灣未來之心溢於言表。惟其論述應力求周延,以免被人曲解而受到質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