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評論文章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談時提出了“兩岸同屬一中”的舊説法,引發民進黨大嘩。隨後,美國宣佈將派前亞太副助卿梅健華(Kin W. Moy)出任“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長”。於是島內各方見獵心喜,不論是懂的不懂的、內行的外行的,都紛紛表態,為自己心目中的老闆做出理想的詮釋,結果自是五花八門,不知真假。
文章摘錄如下:
因應蔡英文可能勝出
其中最有意思的説法大概是,因為“習朱會”中朱立倫説了“兩岸同屬一中”,所以美國很緊張,所以派梅華來鎮壓;此一説法,當然是希望就此能替蔡英文的大陸政策紓壓解套。
其實,提這種説法的人大概不了解美國在區域安全或外交上的決策風格。美國鮮少會為一些説法而做出一些決策性的變化。基本上,只有在情勢出現的變遷可能或已然呈現一種趨勢,或是因為結構上出現了不利的變化的可能性,美國才會做出一些先制性(preempt)的安排。這就是美國著名的預防性外交/先制性外交。
預防性的外交,主要在於防止一些因結構性/趨勢性(而非言語性的狀況)出現,而導致國家利益蒙受重大損失。所以,如果説,梅健華出任“臺北處長”並不是因為朱立倫説了什麼;更大的可能性,反而是因為蔡英文可能在2016選舉的勝出;因為這個可能的勝出,必將造成“結構性的變化”,而此一變化,勢必影響臺海的安全乃至西太平洋的整體穩定,所以需要派出一個有足夠能力與經驗的人在第一線,來應對此一可能的發展。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