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陳水扁“去罪化”的背後算計

2015年01月19日 10: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陳水扁獲保外就醫,返家治療,迄今仍保持低調,昨天臺北市長柯文哲以民間醫療小組召集人身分前往探視,聚集群眾爭相與柯握手,場面一度混亂。未來陳水扁是否繼續低調,值得關切。

  臺灣《中國時報》19日社論指出:陳水扁保外就醫,並不是陳水扁效應的終結,可能是政治上另一個山雨欲來的開始。柯文哲日前在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也説,陳水扁就像核能,具有巨大的社會能量,但他這次保外就醫,並沒有準備好就把他放回去,將製造社會潛在危險。

  “一邊一國連線”是民進黨內陳水扁的堅定支援者,近期來企圖透過陳水扁去罪化、再英雄化、再群聚化三部曲,讓陳水扁路線重新成為臺灣政治主流,再度掌握臺灣政治發展主導地位。“一邊一國連線”的企圖須正視。

  去罪化是陳水扁再回政治主流的首部曲。其支援者利用年輕一代對陳水扁貪腐執政記憶的闕如,以及對網路謠言的輕信這雙重特質,在網路上排山倒海地試圖建立陳水扁被司法迫害、陳水扁無罪的新輿論。

  去罪化論述一旦成功建立,陳水扁會成為受迫害的悲劇英雄,在同情弱者的網路世界裏,悲劇英雄的影響力遠大於勝利英雄,陳水扁將被再英雄化,完成二部曲後,這個“新英雄”,將發揮“再群聚化”的效應,進入三部曲階段,建構強大的追隨者群聚,讓陳水扁成為民進黨新精神共主。

  就算2016年是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這位新精神共主也將對民進黨的執政發揮影武者作用,而“一邊一國”強烈的意識形態立場、“仇中反中”的激烈言論,也將牽制並削弱民進黨向中間移動、走理性路線並和緩兩岸關係的可能性,成為綁架民進黨進步的幽靈暗影。這不只是民進黨最大的隱憂,也將讓臺灣走向更大的風險與危機。

  要破除三部曲,須從連鎖反應的起點,也就是“去罪化”開始打破,日前《中國時報》社論即指出,有一則網路廣泛流傳為陳水扁“除罪化”開路的謠言是“陳水扁許多指控司法都已判無罪,唯一有罪定讞的判決,辜仲諒已經公開承認是在特偵組教唆下做出了偽證”。事實上,陳水扁的有罪定讞判決,包括陳敏熏行賄案有期徒期8年;元大並復華案有期徒刑10年,這些案件涉及的直接對象都非辜家。和辜家直接有關的龍潭購地案與洗錢案,陳水扁在兩案中分別被判11年與2年有期徒刑定讞,在案中辜家涉入行賄的是辜成允,不是辜仲諒。

  至於所謂“辜仲諒偽證”的行賄案情,其涉及的不是龍潭案,而是紅火案,但該案陳水扁並未被訴。即便扣除與“辜家”有關的案件,陳水扁亦有18年的徒刑,而陳水扁目前被判有罪定讞的案件,跟辜仲諒偽證與否根本毫無關係。除了以上有罪定讞的案件外,陳水扁還在訴訟中的尚包括:“公務機要費案”、國泰並世華案、教唆偽證罪案、侵佔公文罪案、洗錢案等。陳水扁家在美的房産,因涉及犯罪已遭美國法院拍賣,部分款項沒收。

  犖犖列舉並重述陳水扁所涉弊案其由無它,陳水扁的貪污舞弊是罪證確鑿,是100%的罪人,不會也不應因為他被許可保外醫治,就被“去罪化”,甚至被“英雄化”。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