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謝鬱:朱立倫需要大破大立

2015-01-19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月19日報道,新北市長朱立倫17日以99.61%的得票率順利當選國民黨主席,終結國民黨近段時間群龍無首的局面。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謝鬱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當前國民黨陷入極大危機,但出任國民黨黨主席是歷史交給朱立倫的重大使命,這是他無可推脫且能夠大有作為的位置。

  朱立倫出任國民黨黨主席是無可推卸的歷史責任與擔當

  2014年12月12日,在經歷“九合一”大潰敗之後,馬英九辭去國民黨黨主席,士氣低迷的國民黨一時間出現群龍無首的狀況,朱立倫作為黨內民調支援度最高的中生代人物,也是在“九合一”選舉中唯一保住“直轄市”新北市的國民黨籍市長,在黨內各方的呼籲與期待下,宣佈參選國民黨黨主席,因為是同額競選,當選是之前就可以確定的。

  而在這樣局面中參選黨主席的朱立倫,即便順利當選,也需要面臨臺灣“府、院、黨”分立的狀況,“最弱黨主席”名號因此而出。不過,與眾多分析所得出的結論相反,謝鬱認為國民黨黨主席對朱立倫來説是一個“雖有挑戰,但機會更大”的平臺。

  謝鬱解析道,朱立倫能在國民黨士氣如此低迷的局面中接下重擔,反映出他作為政治人物的擔當和氣魄,反而言之,如果此時作為有政治實力且長期民調支援率不錯的朱立倫執意拒絕歷史重擔,就是愧對國民黨。“在國民黨最困難的時刻,國民黨內各方都在期待新的國民黨領導人帶領黨走出低谷、重新出發,這便註定黨主席成為朱立倫無可推脫的重擔。如果朱執意拒絕,他就會背負不願為黨擔當、付出的責任,會給他的政治聲望和未來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政治人物所做任何一個決定,都必然會反覆權衡利弊,謝鬱對此表示贊同,並認為朱立倫出任國民黨主席非但不是在自毀前程,反而是在深入考量過得失之後的智慧抉擇。

  “國民黨黨主席是一個很重要的舞臺,無論在野還是執政。臺灣現在的兩黨政治格局決定國民黨始終是臺灣兩大政黨之一,所以在未來,這個位置也必然是供施展政治抱負、展示個人能力不可或缺的舞臺。”謝鬱説:“九合一”敗選之後,距2016年大選僅13個月,氣勢大漲的民進黨對重返執政信心滿滿,可以預見國民黨必將面臨一場非常艱難的政權保衛戰,如果2016年國民黨敗選,朱立倫不應該也不必承擔敗選的主要責任,因為大勢在他出任黨主席前已經確定,要求他在短短12個月內扭轉乾坤談何容易。”

  謝鬱還説,朱立倫雖然先前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參選2016,但無論是否參選,無論結果輸贏,作為國民黨主席,在這一年中如果能展現出號召力、凝聚力和領導力,將對其未來的政治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朱立倫需拿出“大破大立”的改革魄力

  謝鬱對中評社表示,朱立倫以99%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黨主席之後,歷史交給他的任務異常繁重。在之前的“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藍營基本盤崩盤。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立倫所需要做的整合、團結和開拓,一項也不輕鬆。

  謝鬱認為,朱立倫上任之後,首先且最重要的便是整合黨內、彌合矛盾,讓黨內各派勢力放下過去的恩怨,相忍為黨、共體時艱。朱不僅要與黨內大佬級的連戰、王金平、吳伯雄等人需要保持足夠的尊重與良好互動;還要與中生代人物如吳敦義、郝龍斌等,展開良好而智慧的互動。

  另外,謝鬱認為,體制上的關係也要協調好,目前是馬英九、王金平、朱立倫分掌“府、院、黨”三架馬車並立的局面,三方關係的協調也異常重要,關乎整個藍營凝聚力和向心力。“協調得好,國民黨就能避免內耗,協調不好,‘黨政’不同步,‘府院’不同調,則國民黨的困境會加深。朱立倫為人謙和,身段柔軟,一向溫良恭儉讓,知進退,懂分寸,在處理三方關係中應該能發揮正面的作用。”

  2014年11月29日,朱立倫在“九合一”選舉開票結束後於競選總部致詞時表示:“人民做出的選擇、人民對我們怒吼,我們都聽到了,我們都要痛定思痛、徹底改革,只有勇敢面對挫折,勇於檢討自己的過失,才有下一次人民給我們的機會。”

  謝鬱指出,朱立倫在整合黨內領導核心之後,最艱巨的任務在於如何帶領國民黨進行徹底改革,拿出“大破大立”的氣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去除國民黨老舊沉屙,“脫離民意、決策單一化、思維老舊等積弊,才能展現新的政黨形象,重新喚回泛藍營民眾對國民黨的信心。

  謝鬱説,朱立倫宣佈參選主席後,提出一系列黨務改革的建議, 各方試目以待。國民黨改革成功與否,決定了其能否走出低谷,重新出發。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