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陳先才:“臺獨”公投無市場

2014年09月24日 13: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蘇格蘭獨立公投因兩岸現狀而備受兩地關注,臺灣島內亦有人在蘇格蘭公投與臺海現狀之間産生聯想。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所長陳先才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無論是兩岸歷史淵源、大陸方面、美國方面還是臺灣支援維持現狀的主流民意,均反對臺灣公投,因此,“臺獨”公投明顯沒有市場。

  但陳先才也指出,若未來發生政黨輪替,而民進黨執政路線偏右,且與北京互動不佳,“臺獨”則有機會反彈,甚至能綁架民進黨,“民進黨日後或許仍會炒作該議題,只要一日未放棄分裂主義傾向,便有此隱患存在。”

  國際輿論將蘇格蘭公投失敗歸因于其在經濟金融方面對英國的依賴。陳先才指出,兩岸交流帶來很大的現實利益,而經濟選民一般都是理性選民,從蔡英文在2012年選舉中落敗,便可見經濟選民的關鍵作用,若臺灣要舉行“獨立”公投,將要面對來自中間選民的巨大壓力。因此,他認為,經濟亦係兩岸關係的重大關鍵因素。但臺灣島內曾掀起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運”,直接拖延了兩岸服貿的進度,兩岸的經濟交流究竟能否有助於阻止“臺獨”?

  陳先才對此表示,“太陽花學運”的形成有特殊政治背景,其領袖來自深綠陣營,並未代表臺灣主流民意,反而是淩駕於主流民意之上。他亦直言,兩岸交流總體穩定,總體策略亦正確,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太陽花學運”正表達了臺灣民眾對目前兩岸交流方式的不滿及顧慮,“這其中有情緒因素在,但反對交流方式並非反對交流本身。”他指出,大陸可在深入交流之後,更加了解臺灣社會與文化,從而對交流政策進行調整。

  陳先才還認為,兩岸同文同種,不同於以契約方式産生聯繫的蘇格蘭與英國,且英國作為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發源地,對“民主”“自由”等議題操作純熟,表面上給予蘇格蘭公投自由,實際上卻從經濟、政治以及國際社會等全面向蘇格蘭獨立派施壓,讓經濟選民在壓力之下選擇統一。

  陳先才表示,北京沒必要採取英國的做法去面對兩岸關係,而是通過密切兩岸物質與情感聯繫,消除誤解,一步步拉近兩岸距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