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楊毅周:對兩岸大交流的四點建議

2014年09月24日 13: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9月22日出席“臺灣研究新跨越”學術研討會時發言提出兩岸大交流制度化的四點建議,認為兩岸應繼續鞏固深化大交流,提倡統籌兼顧、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理念,深化交流須以人為本。

  楊毅周指出,兩岸同胞自2008年開始了兩岸大交流,取得了許多積極的成果。但也有很多改進的空間,首先是兩岸的大交流以經濟為主,文化大交流正在興起,社會大交流剛剛起步,政治大交流還沒有啟動,交流方式不平衡;其次,兩岸的大交流不夠深入,兩岸大交流更注重利益整合,在人員、情感、觀念的融合相對比較弱一些。

  因此,他認為,需要在兩岸的大交流中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全面發展,在繼續推動兩岸經濟大交流的同時,還要加快兩岸文化、社會和政治大交流的步伐,使得經濟大交流與文化、社會和政治大交流能夠協同並進,共同發展。

  他還指出,兩岸大交流,關鍵在於人,深化兩岸的大交流,就是要促使兩岸人民之間在利益、情感和觀念上的相互融合,“利益的整合是基礎,只有觸及到人的內心世界,兩岸的大交流才是有成效的,才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基礎。”

  楊毅周表示,要實現深化兩岸大交流的制度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制定各領域大交流的方針政策,進行分類指導。除了兩岸的經濟交流之外,對於兩岸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應該制定明確的政策進行指導、規範,保證交流的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簽定兩岸各單位、各部門、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協議,建立交流雙方的長期合作機制。各個領域的交流協議簽定可以從民間做起,為官方的正式協議簽署提供基礎。

  三,逐步實施“國民待遇”,促進對方人員能夠進入對方的體制中,以促進兩岸人員的制度性融合。在經濟領域之外,文化、社會和政治領域也可以逐步實施“國民待遇”,使兩岸同胞能夠逐步進入對方的體制內,人員的融合,才是各個領域的真正融合。

  四,建立兩岸交流的支援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推動兩岸的交流合作。除了經濟交流之外,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都需要大最的資源來支援。為此應該建立機制,整合兩岸社會的資源,一起努力來共同推動各個領域的大交流。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