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臺獨黨綱”是工具還是信念?

2014年08月22日 10: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22日社評表示:民進黨的“臺獨黨綱”是臺灣內部政治、兩岸關係、東亞戰略穩定與否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説“臺獨黨綱”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其實更精確來説,“臺獨黨綱”是民進黨的政治杠桿。臺灣民主化後,“臺獨黨綱”的本質已由號召建國的“革命綱領”變異為選舉工具性質的“公投臺獨”,也就是“臺獨”主張要經過“公投”試煉,不再以革命手段達成。

  但由於其包裝仍為“臺獨”,所以起到了拉住“獨”派勢力的作用,讓“獨”派有“務實”留在民進黨內的理由。另一方面,“臺獨黨綱”議題三不五時提出來吵吵,不但增加新聞話題,有時竟也能突顯民進黨“要轉型”、“在轉型”的革新氣象,起到了包裝形象、欺騙選票的作用,這是“臺獨黨綱”的政治奧妙所在。不過,把戲反覆演久了,邊際效用遞減,反而越來越彰顯民進黨光説不練、抱殘守缺的弊病。不管“臺獨黨綱”是工具還是信念,民進黨不對“臺獨黨綱”的定位與存廢做出清楚的決策與説明,“臺獨黨綱”將永遠是籠罩在民進黨政治前景上的濃密烏雲。

  其實“臺獨黨綱”不是問題的本質,真正的核心議題是:“什麼才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是“民主”,還是已淪為教條的“臺獨”?“什麼才是民進黨的優先考慮?”,是以人民幸福為念,追求兩岸和平願景,還是一意孤行,不惜戰爭?

  多少年以來,民進黨在“獨”與“不獨”之間擺蕩,也始終在兩岸交流與兩岸敵對之間反覆。雖然民進黨內人人皆知,在中國崛起、美國國力衰退及臺灣所處的國際格局下,“臺獨”絕對是條行不通的路,但是“臺獨”的謊言説久了,就成了民進黨戒不掉的鴉片,一方面,民進黨割捨不掉“臺獨”選票,一方面又希望藉“統獨”議題困擾對手,不明喊“臺獨”卻批國民黨賣臺,繼續操弄“統獨”意識形態。民進黨忘記了,民眾在選擇執政黨時,不是看誰口號喊的響亮,不是看誰會操弄選戰議題,而是誰執政能讓百姓安心放心。

  如果民進黨要成為一個真正負責任的政黨,就要下定決心戒除鴉片“獨”癮,清楚告訴民眾,民進黨的政治願景究竟是什麼?要經由什麼路徑達成?所謂的政治願景,不能僅僅是空洞的“統獨”口號,而是要説清楚民進黨是否主張、並且要實現“臺獨”?什麼是“臺獨”?怎樣的“臺獨”?會有怎樣的國際與兩岸政治風險?代價多少?如何應對?“獨立”之後,臺灣的政治社會體制如何變革?教育文化語言政策是否變動?怎樣變動?不支援、反對“臺獨”的民眾如何繼續在臺灣安居樂業?如何不受到敵視、排斥與打壓?反對“臺獨”、主張統一的人民團體、媒體是否擁有“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充分的集會結社權利”。這些問題,民進黨都必須負責任地講清楚、説明白。

  除了“統獨”之外,民進黨也還該説清楚下列6個問題:對中國大陸歷史與政治社會現況的認識為何,中國大陸是敵人、夥伴、鄰居還是可以共存共榮共發展的家人?一個主張“臺獨”的政黨,一旦執政之後,又要如何與中國大陸進行各領域的交流對話,民進黨主張的“先全球,再中國”經貿政策,如何實現?對於在大陸奮鬥的臺商、臺幹和臺生,民進黨如何維護他們的權益?對於在臺灣求學、旅遊的陸生、陸客,以及定居生活的陸配,民進黨又將採取怎樣的政策?

  再過一個多月就是民進黨建黨28年的日子,民進黨把9月當成“超級輔選月”,然而在民進黨積極準備舉辦造勢活動的同時,內部漸漸有一種聲音傳出,就是完全不知道民進黨選戰的主軸何在,看不到民進黨提出任何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張,端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策。民進黨的問題已經很明確的反映在民調數據上,根據綠營智庫“新臺灣國策智庫”的民調,今年6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任時,民進黨的政黨滿意度為46.1﹪、不滿意度為21.5﹪;到了8月初調查時,滿意度為48.7﹪、不滿意度則上升為30.5﹪。面對國民黨執政的困境,民進黨的不滿意度反而上升,這是民進黨的警訊,更值得深入探討。

  不管是蘇貞昌主政,還是蔡英文掌舵,民眾對民進黨不滿都在上升,核心原因就是深感該黨對重大問題“無所作為”,兩岸政策的轉型與突破總是“雷大雨小”。民眾疑慮很深,民進黨必須説清楚講明白。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