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王高成: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兩岸關係

2014年08月01日 10: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前言

  自從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上任後,即開始採取重返亞太地區的新戰略,其後更名為“亞太再平衡”(rebalancingtowardAsiaPacific)的戰略,核心內涵在於將美國的戰略重心重新置於亞太地區,以鞏固美國的領導地位。此一戰略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於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迅速崛起的力量,與中國的互動也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本文的目的在於探討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的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論文內容分成四大部分:首先分析奧巴馬政府採取此一戰略的原因,其次論述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內容與作為,第三探討亞太再平衡戰略對於中美關係的影響,最後分析此一戰略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

  二、奧巴馬政府調整亞太戰略的原因

  奧巴馬上任後立刻調整其亞太安全戰略,係基於幾項政經因素的考慮。

  (一)美國的反恐需求已逐漸降低

  “9?11”事件的發生,促使美國將安全重心置於打擊全球恐怖主義,尤其是本拉登(OsamabinLaden)所領導的基地(alQaeda)組織。為此,小布希政府發動了兩場反恐戰爭,成功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摧毀阿國境內的基地組織,以及推翻了伊拉克的薩達姆政府,也在這兩個國家扶植新的民主政府。美國成功的軍事作為,大幅減少了恐怖主義所構成的威脅,但是新政府並不能有效治理戰後的發展,零星的恐怖主義攻擊仍持續發生,美軍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駐軍仍持續傷亡,美國為了反恐戰爭及後續的安全維護也耗費大量經費。在民意不滿持續升高下,奧巴馬主張自伊拉克撤兵。在全球反恐需求已明顯降低的情形下,美國必須將國家安全戰略的重心轉移至其他地方。

  (二)復蘇美國的經濟

  自2008年以來,全球陷入金融風暴及隨後的經濟不景氣,美國則是這個風暴的起始點。奧巴馬之所以能當選,與其承諾將恢復美國經濟成長有密切關係。奧巴馬上任後深知人民的關切焦點,因此施政重心就在於儘速復蘇美國的經濟。美國如欲復蘇經濟,絕不能忽視亞太地區。亞太是當今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有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第三大的日本;金磚四國中的俄羅斯及印度;亞洲四小龍的韓國、臺灣、新加坡及香港,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東盟國家。奧巴馬政府的經貿策略是要擴大美國的出口,勢必要與東亞國家加強經貿的交流與合作。

  (三)因應中國崛起的挑戰

  在美國耗費大量人力及金錢在中東地區進行反恐戰爭的同時,中國卻在亞太地區專注于經濟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存底世界第一,許多機構甚至預估其最快在2030年就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也已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武力,並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國際事務,在國際及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大幅提升,成為美國不可忽視的競爭者,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已威脅到美國的領導地位。美國如不願坐視其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被中國所取代,勢必得重新重視及經營亞太地區,鞏固其在此一地區的權力。

  (四)亞太地區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

  從大國關係而言,此一地區有中國、俄羅斯、日本及印度,影響國際安全的走勢。從經濟發展而言,此一地區有最具活力的經濟條件,影響國際經濟發展甚巨。從貿易及能源安全而言,此一地區的航道,對於美國及其盟邦的能源進口及貨物運輸甚為關鍵。從區域安全而言,此一地區有朝鮮的核武發展及朝鮮半島問題,有東海及南海地區的領土主權爭議,爭議的國家涉及美國的重要盟邦,一旦衝突發生,不僅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及經濟發展,美國也將被捲入其中。對於目前仍是全球最強大的美國而言,如欲維持國際的和平及穩定,全球的經濟發展與繁榮,以及自身的安全與領導地位,都不能不重視在全球戰略環境中越來越重要的亞太地區。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