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張志軍訪台 兩岸和平發展獲新契機

2014年06月18日 15: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在如此複雜而嚴峻的形勢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能夠排除重重干擾,展開首次訪台之行,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儘管此前以蔡英文為主席的新一屆民進黨,對張志軍主任訪台表示出歡迎的態度,蔡英文也表達出希望與張志軍會面的意願,但目前民進黨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放棄“臺獨”黨綱,仍然是“臺獨政黨”,民共之間缺乏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基礎,“張蔡會”就不存在對話交流的前提條件。反“臺獨”始終是大陸對民進黨政策的基本原則,也是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線,這一點是一貫的、鮮明的、堅定不移的。

  張志軍主任不會與蔡英文會面,但他卻會深入臺灣基層,大幅增進與臺灣各階層民眾的接觸與交流。同時也有與臺灣各界、各階層民眾深入接觸,傾聽意見,增進交流的具體舉措,這些都充分體現出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體現出大陸對臺政策更為親民、靈活、務實。大陸願意俯下身去,了解臺灣基層民眾的切身想法,並通過張志軍主任訪台,將大陸對臺政策更廣泛、更深入地傳遞到臺灣基層民眾中去,從而使對臺政策更加親民,更有針對性、更有靈活性,這些都是當前大陸對臺新的政策理念,這不是空洞的政策口號,而是“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具體體現。

  對於張志軍主任訪台,前不久臺灣競爭力論壇做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50.9%民眾歡迎贊同張志軍來臺訪問,持反對態度的民眾不到3成。這反映出,臺灣民意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保持了過半的支援態度,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兩岸互利雙贏、共同發展是臺灣的主流民意。從這一點來講,儘管目前臺灣島內對於兩岸關係發展仍有一定的雜音,仍有一些政治阻力和干擾,但總體上,兩岸和平發展是得民心、順民意的,張志軍主任訪台的總體民意氛圍是好的,兩岸深化和平發展是有很好的民意基礎和條件的。

  張志軍主任首次訪台,將成為兩岸關係史上又一座嶄新的里程碑。兩岸政治互信將由此獲得新的提升,兩岸交流合作將獲得新的契機,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兩岸民意的互通交流也將由此獲得新的發展。希望兩岸都能夠把握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深入交流、增進共識,乘勢而上,精進發展,為海峽兩岸帶來永續和平與繁榮發展,為兩岸共振中華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