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黃清賢:反服貿黑箱對兩岸是危機也是轉機

2014年06月16日 13: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6月15日報道,在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成功大學政治係暨政經所副教授黃清賢表示,兩岸從敵人走向朋友、兄弟家人的進程至今僅有6年,走向認同的時間尚短,兩岸是“朋友、兄弟”的概念仍需要深化。反服貿黑箱學運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所造成的是危機,也是轉機,大陸可藉此機會重新檢視兩岸關係的實質內涵,透過相互依賴、共同命運、同質性的強化,具體實踐“兩岸一家親”,邁向品質皆提升的兩岸關係未來。

  黃清賢表示,兩岸關係在2014年的臺灣出現反服貿黑箱學運後,似乎打亂2008年以來積極交流的和平發展步調,出現遲滯甚至倒退。但邏輯分析後就會發現,反服貿黑箱並非“反對”服貿協議,反對兩岸經濟自由化,而是“疑慮”黑箱,疑慮協議的溝通參與程度,疑慮協議的利益分配結果。

  但是,為什麼同樣是經濟自由化的條款、臺當局行政部門主導談判後交“立法部門”審議,臺灣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署就沒有和大陸簽署時的重大爭議?這顯示兩岸雖沒有倒回對手敵人、對手關係,但走向朋友、兄弟家人關係的因素需強化。

  黃清賢表示,兩岸應該跳開依賴的“相對利得”迷思,走向相互依賴的“絕對利得”認知:也就是説,兩岸經濟自由化的推動方向是正確的,但敏感性依賴的集體焦慮需被正視。如果脆弱性依賴的代價能更透明的被了解,利益能更合理的重分配以達均沾,則互賴的朋友、兄弟家人關係更可落實。

  黃清賢表示,兩岸應營造共同命運認知,找出兩岸的共同威脅,合力加以解決。依據ECFA第11條成立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不應被架空成任務性的磋商平臺,而應發揮合力解決經濟問題的功能,實質討論兩岸産業如何對接、産業供應鏈的合作等,營造朋友、兄弟家人關係的共同命運。

  兩岸應該運用具有同文同種的基礎優勢,真正了解對方為何採取此種民主模式,不要急著否定對方民主模式的價值,學著包容看待,並找出兩岸民主都想造福人民的共同性,建構朋友、兄弟家人關係的同質性認同。

  黃清賢説,反服貿黑箱學運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出現了衝擊的危機,但危機就是轉機,亦即可借此機會重新檢視兩岸關係的實質內涵,透過相互依賴、共同命運、同質性的強化,具體實踐“兩岸一家親”,邁向品質皆提升的兩岸關係未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