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藍綠基本盤鬆動了嗎?

2014年06月13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12日發表社論説,綠營臺北市長的候選人姚文智、柯文哲今天民調決戰,媒體只能以“綠營”或“在野陣營”稱之,無法直呼“民進黨內初選”。半年前,就算是再有經驗的政治觀察者,恐怕都猜不到這場初選的最後名單吧?甚至無法想像,現在要用“在野陣營”而非“民進黨”來描述這場初選。

  今天過後,民調將決定會是由柯文哲或姚文智代表臺灣“在野陣營”出馬,和國民黨提名的連勝文角逐臺北市長職位。柯文哲至今不具備民進黨黨員身分,所以這場民調初選,不是單純民進黨內的事,也給了臺北市選局特殊的面貌與特殊的變數。

  之前就有林向愷教授刊登廣告,反對由“政治素人”來當臺北市長;民調結果出爐後,如果柯文哲出線,依照對媒體的承諾,沈富雄可能會宣佈參選。雖説柯文哲參選,是刺激林向愷、沈富雄動作的主要因素,然而林向愷、沈富雄的動作産生的影響,絕不局限于“在野陣營”而已。林向愷的廣告將連勝文也列入在他認為的“政治素人”中,而沈富雄早已脫離民進黨,這幾年換上了中間色彩。

  這些現象所反映的,不是傳統“藍/綠”概念能夠解釋的局面。“藍/綠”基本盤松脫了嗎?“藍/綠”之外,新的政治選擇蠢蠢欲動。這些“政治素人”為什麼會快速躍起到有資格角逐臺北市長的地位,以至於讓林向愷等人如此不安?難道不是因為,傳統的“政治人”無可避免地非藍即綠,但選民對於這種零和競逐,真的感到厭倦了!

  今年上半年的臺灣社會騷動和紛擾,為“藍/綠”以外的政治概念打開了龐大空間,連帶讓政治的討論與考慮,有了更多元的可能性。離開了“藍/綠”、“國民黨/民進黨”,擺脫兩黨的刻板意識形態拘束,許多真實、具體的公共政策議題,更有機會浮現出來。

  外界對“政治素人”的評價和期待不一,但至少可看出,對於已經被“藍/綠”劃分對立綁架多年臺灣,有新的符號、新的語匯、新的政治關懷,從藍綠夾縫中生長出來。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是要更加向基本盤靠攏,或努力爭取中間選民,應可看出大勢所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