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韓國三星發展歷程對臺灣的啟示

2014年05月22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22日發表社論説,韓國三星電子集團會長李健熙5月10日因心臟疾病緊急送醫治療,引發韓國國內外對三星電子未來經營穩定性的討論與憂慮。

  根據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2013年三星集團總營收達333.9兆韓元(約台幣9兆元),相當於韓國去年國內生産毛額的23%,其對韓國經濟及社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除了經濟影響力外,三星電子目前也是全球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與記憶體晶片的領導廠商,其發展動向攸關全球電子産業局勢的變化。

  而一手改造並促成三星電子邁向頂峰地位的推手就是李健熙,其是否能夠繼續主導三星集團的經營,或者是否能夠順利傳承,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基本上,三星電子所以成功,絕對有其自身努力求勝的毅力與決心,但不可諱言的,國家資源的支援也是重要因素。

  這幾年臺灣各界在討論産業發展政策時,不約而同都會談及三星電子傲人的成績,也因而常有“韓國能,臺灣為何不能”的感嘆!甚至有人建議臺當局應比照韓國的産業政策,有魄力地支援少數企業,以提升臺灣産業的整體競爭力。

  先不論整個公共資源投注在少數幾個企業上在臺灣這種政治生態下是否可行,但資源過度集中,不僅風險提高,也可能引發許多後遺症,三星集團發展歷程與韓國民眾對其觀感的變化,或許可以參考。

  事實上,韓國民眾對於三星集團的感受,已從全力支援到尊敬,再轉而憂慮與批判,甚至已有開始恐懼的議論出現。三星集團發展之初,由於其帶動韓國出口金額提升、就業增加,因此當時大部分民眾對三星集團的發展是傾向支援的態度。而隨著三星電子在全球市場不斷攻城略地,甚至超日趕美,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這讓韓國民眾轉而不僅支援三星,更因為其提升民族自信心,增添對該集團的尊重。

  在政府政策與民間支援下,三星集團不僅成為韓國最大集團,也成為韓國史上最成功的集團。但隨著其企業體愈來愈龐大,韓國的經濟動能也愈來愈依賴三星集團的成長,因此開始有人擔心,如果三星成長開始放緩,甚至步入衰退,那韓國經濟是否會因而受到衝擊?尤其目前多數中小企業都依賴三星的訂單,屆時將首當其衝。因此韓國政府自2009年積極扶植中小企業,協助業者承接國際大廠訂單,期望進一步降低這些中小企業對三星訂單的依賴度。

  此外,受惠于三星集團對經濟上的貢獻,韓國國民平均所得雖不斷提高,但也讓韓國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尤其隨著會長李健熙的政治賄賂、家族的糜爛生活不斷被媒體批露,愈來愈多民眾認為三星集團的成長是來自國家與人民的支援,基於社會正義,三星集團所賺的錢,理應更多回饋給全體國民,而非中飽私囊,也因此愈來愈多民眾開始對三星集團,産生更多的疑慮與批判。

  更令人憂心的是,隨著三星集團的持續發展,目前泛三星集團涉入領域已擴及食品、生技、娛樂、影音媒體、金融、飯店、服飾、廣告、量販,影響力難以想像,其對韓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力也不斷提升。近10年來有關三星集團的政商醜聞不斷出現,更讓人擔心其是否會不當運用其影響力而損害整體社會的利益。

  臺灣産業結構向來以中小企業為主,雖有其靈活彈性的優勢,但也有規模無法與大型企業抗衡的先天弱點,三星的成功與壯大的確有其值得學習之處,但背後也有其韓國國家支援的因素及特殊的産業生態,尤其因資源過度集中而無制衡的力量,也産生了很大的問題,在思考臺灣未來産業政策業發展的方向時,此一個案也值得借鑒。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