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學生被利用 有心人士在幕後操控

2014年03月24日 09: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4日社論説,昨夜是臺灣民主發展史上最黑暗的一夜,更是臺灣治安史上最蒙羞的一夜,一群自稱是學生、打著反“服貿協議”旗幟的人繼非法佔領了“立法院”後,又再度非法攻佔了“行政院”,不但將“行政院”的窗戶打破,破壞了機電等相關設備,使得若干警察在過程中受傷,這樣的舉動已經是嚴重違法。

  社論説,臺灣經多年的發展之後,早就擁有成熟的民主法治社會,任何人對於任何政策有不同的意見,有相當多的管道可以表達,也可以用選舉來選擇自己支援的政治人物、政黨與其所高舉的政策,但是絕不能用非法、或是暴力的方式來展現。

  臺當局應該堅守法治底線,保障民主制度的正常運作,絕對不能容許少數人的暴力行為使得臺灣民主政治運作受到破壞,尤其是“行政院”、“立法院”兩個機構相繼遭到非法佔領,這已經是嚴重破壞法治,徹底戕害民主政治,人民權益受到剝奪,任何人都無法容許這種非法脫序行為。

  而從新聞畫面中,看到幾位暴力攻擊“行政院”的人士已經有一定年紀,很顯然不是學生,或是所謂的專業學生,這些人應該要對自己的行為負法律責任,不能因為自稱是學生身分就可以豁免,所以檢察官進駐“行政院”,準備現場蒐證,隨時逮捕現行犯,這是維護法治的必要行為,也是制止違法暴力行為的不得已措施,絕對會得到臺灣民眾的支援。

  除此之外,有人提供油壓剪與鋁制樓梯供這群人士攻佔“行政院”,很顯然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學生行為,而是有人在幕後操控,奉勸這些人士中真正的學生趕緊回校上課,充實專業知識才是正道,切莫被有心人士利用。

  同時也奉勸某些教授,傳道、授業、解惑才是教授應有的職責,個人的政治理念可以用個人方式去實踐,怎麼可以用停課的方式去鼓勵學生參與政治運動、參與非法的暴力行為!如果因為教授個人的政治理念而停課,那其他不願參加非法集會遊行的學生,他們上課的權益如何受到保障?奉勸這些教授不要將個人的政治信仰帶進純凈的校園,如此只會讓政治污染了學術殿堂。

  平心而論,兩岸“服貿協議”在去(2013)年6月21日簽署前,臺當局相關部門已經跟相關業者舉行過上百場次的溝通,也在“立法院”舉行3次項目報告,臺灣這些服務業提供者早已了解“服務協議”的相關內容,也大都認為臺灣服務業自2002年臺灣加入WTO後,早已對外開放,競爭力極強,根本不怕大陸服務業提供者來競爭,而大陸開放的80項服務業,包括金融、電子商務、醫療、旅遊、餐飲等,皆是臺灣服務業提供者非常想去大陸開拓商機的項目,不能因為少數人的個人政治理念,而剝奪這些服務業者在大陸大展身手的機會。

  而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臺當局相關部門先舉辦過4場公聽會,再加上“立法院”朝野兩黨舉行的16場公聽會,總計20場公聽會,朝野各黨、民間業者、學者專家、甚至學生都曾受邀參加這些公聽會,也充分表達了意見,何來“黑箱作業”之有?

  相較于臺當局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的經濟協議和快就得到“立法院”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卻遇到了這麼大的非法阻礙,顯見背後不能排除有意識形態的政客操弄。同時臺當局也要依法處理非法行為,因為再民主也不能容忍暴力戕害社會安定。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