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若被推倒 臺灣骨牌效應慘烈

時間:2014-03-24 08:52   來源:台灣網

  臺灣反服貿群眾佔領“立法院”進入第7天,馬英九23日召開記者會,並未接受學生所提要求:退回兩岸服貿協議、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學生與社運人士表示無法接受,也拒絕離開“立院”議場,更在23日晚上攻進臺灣“行政院”,闖進“院長”辦公室翻箱倒櫃。香港中評社24日發表社評指出:這是馬英九的重大考驗,受到外力介入的學運如何處理?服貿一旦倒臺,後續將是難以挽回的骨牌效應!

  兩岸服貿協議對臺灣的重要性無須贅述,更關鍵在於,服貿若被砸了,即代表馬當局的行政權可以任意妥協於以非法暴力手段進行的要挾。未來各種運動都會比照。今天群眾攻佔“立法院”、“行政院”,明天也可能攻馬英九辦公室,再借此來勒索臺當局,臺灣很快會淪為第三世界,三天兩頭就有各式各樣的群眾運動,而且會愈來愈激進,甚到暴力化。

  深層觀察這次反服貿運動可以看出,表面上是學生主導的場子,實際上是一群激進的社運人士、學者在操控。不論是攻佔“立院”學生或是在場外靜坐的學生,絕大多數並不了解服貿內容,只是跟著人云亦云。社運人士以各式誤導資訊的“懶人包”在網路上瘋傳、洗腦,學生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這些激進社運人士,多數與“獨”派産生連結,“反服貿”只是表像,實際上的主軸是反兩岸交流,以及主張“一邊一國”,從“臺獨”的觀點來反對兩岸經貿産生進一步連結。在社運人士指導下的學生群眾,要求“立法院”應把服貿協議退回“行政院”,“立法”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前不能簽訂任何兩岸協議。相較之下,民進黨還只是要求逐條審查、逐條表決,並沒有要求退回服貿。

  然而,民進黨想利用學生與社運人士,收割“反國民黨”力量,現在也面臨了被社運人士與學生挾持的現象。

  民進黨是否真的反ECFA或反服貿?外界是存疑的,民進黨過去投入大量資源在反ECFA;但蔡英文之前曾説,執行中的ECFA在民進黨重返執政後會概括承受。至於服貿,重量級綠營派系都已經粉墨登場到上海經營金融事業了,還真在反服貿嗎?至於逐條審查、逐條表決,反正國民黨佔有人數優勢,最後一定會過。民進黨打的是“刀切豆腐兩面光”的如意算盤。

  不過,從這幾天的發展來看,社運與學生走的是“運動路線”,亦即只管所謂的“理想”,不會從執政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民進黨則是想執政,雙方目標並不相同。短期間內,民進黨與社運、學生各取所須,攜手並進,但很快就會面臨“死亡交叉”。這就好比老虎養大了,反過來咬傷飼主。首先是政策的不同調,選舉時就會顯現,社運可能獨立推出人選,出現所謂的第三勢力,造成綠營的分裂。其次,假設民進黨真能運用收割反國民黨勢力取得政權,壯大的社運的學運難道就不會攻進綠營執政的“立法院”、“行政院”?以及三天兩頭上街頭提出他們的訴求。一旦如此,民進黨縱使執政,接手的也是一個破碎的臺灣,臺灣地區領導人變成只能聽令于廣場群眾。

  現在馬英九最棘手的是,如果服貿倒了,之後的貨貿以及所有兩岸協議,鐵定都跟著挂。事涉信譽淪喪,之後的TPP、RCEP也很難簽得成,臺灣會被當成國際笑話,沒有人肯跟臺灣打交道。回顧過去,臺灣從WTO以及對外簽署FTA都是談判過程保密,簽完了,再送“立法院”議決,這是簽經貿協議的遊戲規則。

  以現在的服貿協議來説,這是兩岸花了冗長時間談出來,去年6月由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所簽訂,每一個條文都有配套,是你讓我、我讓你的交手過程。若臺灣動了任何一條,大陸不見得同意,整個約就破了,即使大陸同意重新談判,也沒辦法走下去了。因此所謂“立院”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實有很大的窒礙難行之處。

  學生佔領“立院”已一週了,攻進“行政院”更是臺灣治安史上從未有過的嚴重暴力行為,背後有馬當局與社運學生的角力,也有藍綠矛盾,乃至馬王之爭。馬當局若不採取強硬態度,對臺灣將造成莫大傷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