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食品安全”應升級到“糧食安全”

2014年03月04日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內閣”改組,“科技政委”由民眾並不熟悉的臺大教授蔣丙煌出任,外界認為是為借重他在食品科技領域的專長,特別要掌管食品安全業務。

  臺灣《聯合報》日前發佈評論文章説,食品安全為臺灣民生所關注,近年來從瘦肉精、塑化劑,到人工香料及其他添加物等問題,令民眾聞之色變,的確應強化臺當局把關。但若謂需要特別指派“政務委員”負責督導,也許工作焦點應該從“食品安全”更拉高到“糧食安全”的層級,畢竟糧食政策是大事,臺灣卻未見前瞻性的政策規劃及控管。

  將糧食安全放到“國安”層次討論,不是危言聳聽,也並不是只在擔心缺糧危機時才需要提高警覺。近年來因全球氣候異常,影響農作物産量,“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價格劇烈波動,幾成常態。臺灣消費者勿以為國際間“黃小玉”的波動與自己無關,舉例言之,島內色拉油價格即深受此一因素影響。

  更有甚者,很多學者專家還注意到,國際的糧食價格已成金融資本操作標的,甚至脫離了實際的供需原則。中國大陸學者王紹光曾著有《大豆的故事:資本如何危及人類安全》,分析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操控大豆價格的手段。大陸警覺於此,並擔心中國大陸已從糧食出口國變成進口國的趨勢,遂將制定《糧食法》列入國務院2013年立法工作計劃,並在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了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顯見對此問題的重視。

  而臺灣民眾亦感受到,除了國際原物料價格上升造成的通貨膨脹效果之外,臺灣的稻米進出口趨勢,實際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張飯桌。去年發生了不法糧商將進口的廉價米混充高價米事件,且一經揭發之後才知是“連環爆”,弊端紀錄落落長,臺灣生産知名“山水米”的泉順公司兩年內竟違規22次。島內不知多少家庭主婦氣得跳腳,卻傳出這種現象根本就是業界慣例。臺當局以高價保證收購的本地米,可能囤放到過期只好喂豬的結局,糧商卻大量進口便宜米充數出售,兩頭賺取價差。

  混充米事件爆發後,“立委”針對違規廠商的長期不良紀錄,質疑“農委會”是否淪為糧商的“門神”。臺灣“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因此深感受辱,隨即作出對泉順的撤照處分,卻繼續遭媒體揭露,當事人“沒在怕”,因同一家族手上還有8張糧商登記證。臺灣“農委會”接著快速提出“糧食管理法”修正草案,擬加強包裝米的標示管理和訂定違法罰則。但就算這麼一件小事,不但罰則輕到與糧商的暴利絲毫不成比例,不可能發揮嚇阻作用,且走出“行政院”大門的腳步遲緩,至今毫無“修法”動靜。每家廚房裏購入的“臺灣好米”,是否真的名實相副,至今疑竇未解。

  僅此一例,暴露的不只是糧商多麼黑心的問題,至少還涉及:一,包裝米的標示和查核問題;二,臺當局對臺灣稻米的供需及價格資訊掌握是否正確的問題;三,米糧的進出口政策問題。這些都屬“糧食安全”的範疇,此外還有農業生産及農藥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問題,基因作物的安全問題,以及如前所述對於國際資本操控糧食價格應有的認知和因應。臺灣加入WTO,臺當局難以抵擋島內市場出現進口米的趨勢,但至少應提供正確資訊及善用商品標示管理機制,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消費者渾然不察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還有“糧食安全”可言嗎?

  臺灣是深受稻米文化影響的社會,尤其近年來宣傳年輕人返鄉深耕,從都市專業工作回歸農作生活的實例不在少數,振興的不只是農業生機,甚至有機會改變鄉村面貌。雲門舞集40週年作品“稻禾”在臺東池上的美麗稻浪背景下演出,堪稱向國際宣傳臺灣意象的代表作之一,但臺當局的糧食政策,能反映出此議題應受到的重視程度嗎?“內閣”改組告一段落後,臺當局應將糧食安全當作“國安”大事來思量。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