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獨”史觀加皇民史觀的精神錯亂

2014年02月10日 09: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高中語文及社會科課綱微調風波最近越演越烈,除了綠營執政縣市宣佈聯合抵制之外,不同立場的教師與學生也分別表態。可以預見,即使按照既定進度實施,紛擾仍將持續不斷。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9日發表社評説,民進黨日前在中常會通過其所有執政縣市將全面拒用新課綱。按照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説法,臺灣“教育部”通行通過新版高中課綱,有三大違背:一是違背程式,倉促修改,黑箱作業,嚴重違反行政程式;二是教科書審定使用期限為6年,但現行歷史課綱採用不到兩年就要修改,已造成師生困擾;三是違背事實,明顯重回戒嚴時期大中國史觀,純粹為達成“去臺灣化”的政治目的。

  這些理由看起來似乎不無道理,其實完全站不住腳。首先,課綱調整並非倉促決定、臨時起意,而是連續過程。前年先從數學、自然科開始,今年則是語文和社會科,接下來是健康和體育,完全合乎程式;同時,語文和社會課綱微調,從去年8月開始討論,今年1月底公佈,半年內經過多次會議及公聽會,在“教育院”舉辦的會議中,也曾數度表決,都是支援課綱調整佔多數,哪有黑箱作業?又有哪一點不符合民主程式?

  其次,課綱並非使用6年之後才可以調整,通常3年左右就有可能微調,這次主要是配合12年公共教育8月上路,為使教學順暢,所以先調高中課綱,請問這又有何不對?

  更重要的是,這次課綱微調其實更動十分有限,主要包括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把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加上“侵略”二字、對慰安婦描述加上“被迫”、日本“擴大殖民地的價值”改為“擴大其所獲自殖民地的利益”。請問這些更動,哪一處不符事實?哪一處不夠客觀?難道日本不是殖民統治而是移民統治嗎?難道慰安婦是自願而不是被迫嗎?難道日本只是“進出”大東亞而不是“侵略”嗎?

  另外,新課綱將中國加上“大陸”二字,難道不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嗎?這又跟“去臺灣化”有什麼關聯?增加“光復”與“政府遷臺”的用詞,難道就是矮化臺灣主體嗎?將“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難道就會“強化中國統治臺灣的歷史”嗎?説穿了,民進黨及“獨”派團體所不能接受的,就是他們認同的皇民史觀與“臺獨”史觀,在這次課綱微調後被導正過來,原課綱“一邊一國”的立場因此扭轉,這雖然符合“憲法”,符合歷史,符合現實,卻抵觸他們的核心理念,所以他們才醜化課綱微調是“去臺灣化”。

  事實上,這次課綱微調後對於“二二八”及白色恐怖都直言不諱,還將原本“説明”裏的諸多事件之一的“二二八”提升到“主題欄”,足見十分正視史實;在臺灣史部分,又增加了許多臺灣人民英勇的事跡,請問這些難道不是本土觀點嗎?難道非要跟中國歷史劃清界線,並且歌頌日本殖民統治,才是符合臺灣價值嗎?

  總之,我們認為,民進黨及“獨”派團體反對課綱微調,不只是意識形態作祟,而且是“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之爭,他們敵視中國大陸,否定中華文化,歌頌殖民統治,從骨子裏就不願承認自己中國人的血統。因此,以“去臺灣化”掩飾他們對新課綱“去日本化”的不滿,並強化他們“一邊一國”的立場,這種數典忘祖的作法,令人痛心,更覺得可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