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三大支柱

2013年12月20日 14: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2月17日發表福建師範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許川的文章説,連日來,兩岸關係因民進黨“憲政共識”以及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所引起的東亞局勢而略顯微妙降溫。就“憲政共識”而言,由於民進黨始終未放棄“臺獨”幻想,致使大陸就其共識乾淨利落將之否決。然而,似乎民進黨仍然感覺自我良好、依舊抱殘守缺;在“東海防空識別區”方面,臺灣當局態度立場也十分鮮明,誓死要與美國站在同一戰線。如此等等,無不為往後兩岸關係的發展增添了甚多不確定因素。另外,加之臺灣即將在明年迎來“七合一”選舉,繼而又是2016“大選”,故而兩岸關係走向到底如何,備受關注。為此,筆者認為,維持和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三大支柱。

  一是要堅守“一中框架”

  眾所週知,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予以快速破冰和迅猛推進,不僅有繫於了國共兩黨“和平發展”之共同意向,更有繫於國共兩黨都認同兩岸一中的“九二共識”。2008年至今,“九二共識”猶如是維持和發展兩岸關係的“頂梁柱”,更像是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強心針”。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包括民進黨在內的臺海兩岸的最大共識,因此,我們有必要也是必須將之繼續貫徹下去。2012年11月,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習近平主席上任後,又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一中框架”。可見,“一中框架”不僅成為大陸領導人對臺政策的新思維,而且更是發展兩岸關係的指南針。如果説,兩岸關係沒有“一中框架”作為雙方對話的基礎,那麼兩岸關係就很難突破困局,也就很難有所實質性進展。

  “一中框架”是屬於兩岸關係中的“頂層設計”,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提,也是深化鞏固的方向。堅守“一中框架”有如下特點和好處:其一,具有更多包容性,無論是國民黨的“九二共識”還是民進黨務實派的“憲法各表”抑或是新近的“憲政共識”,都可以涵蓋其中,都脫離不了“一中”這個架構,也就是説,無論國、共、民三黨如何表述和定位兩岸現狀,都必須是在“一中框架”頂層設計之下為之、行之;其二,具有更加靈活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兩岸政黨和人民共同參與,只要認同“一中”,大家都可以坐下來談。換言之,“九二共識”並不是兩岸交流互動中的唯一共識,而只是眾多共識之一。往後,只要是任何政黨出臺任何堅守“一中”共識的綱領性文件,都可以成為發展兩岸關係的基石;其三,具有更大廣延性,主要體現在未來兩岸關係最終走向上,這也即是説,只要兩岸堅守“一中框架”,什麼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論,雙方一起協商。因此,“一中框架”不僅務實而且理性,應當成為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