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外媒:中國大陸設防空識別區另有深意

2013年12月06日 08: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星島日報》5日社論説,中國大陸橫空一筆“東海防識區”,讓美國猛然想起今年六月“習奧會”探討的“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話題。全文摘編如下:

  顯然,美國副總統拜登抵達北京會晤習近平,心不在斡旋中日東海角力,而是在探聽中美關係虛實:中國人下一步還想做什麼?

  中國國防部11月23日宣佈在東海上空劃定防空識別區,識別區覆蓋東海四分三區域,範圍包括釣魚島、春曉油田等,與日本所劃設的防空識別區部分重疊。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國這一宣佈,日本率先表示強烈抗議,隨後美國、澳洲、歐盟、韓國等分表不滿及關注,要求北京撤銷。美國更于11月26日派兩架B52轟炸機,在未有通報情況下闖識別區範圍。美國隨後表明不承認中國的劃定,未來軍機照常飛行,但又表示民航機將遵守有關規定。

  中方今次強硬態度,是有鋻於日本近期態度囂張,得寸進尺,特別是釣魚島(日本稱尖閣群島)主權爭議,日本企圖連串列動將釣魚島控制權變成事實。自從東京前知事石原慎太郎“購島”行動,而至日本政府逐步將所稱的尖閣諸島(釣魚島)“國有化”。美國更推波助瀾,美日作聯合奪島演習。中國一再忍讓會被認為示弱,在東海問題上長期處於下風。釣魚島主權問題不易解決,所以1978年中日簽訂友好條約時,鄧小平提出從中日關係大局出發,“擱置爭議”待後世解決。但後來日本的行為令中國迫得反擊,中國在日本“購島”後,實行海空巡邏釣島周邊海域,打破日本企圖實效控制釣島的局面。

  中國此次宣佈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顯然經過深思熟慮,也對自己軍力顯現自信。中國此舉其實焦點不只是釣魚島和東海中間線的油氣田,而是劍指美日,目標是走向海洋,突破第一島鏈的出海口,中國海軍要穿越日本以南“宮古海峽”,識別區即反制日本在宮古島的軍事部署,是海空戰略的重大突破。

  各國交相指責中國設防空識別區,製造緊強局勢,影響本地區穩定,其實是無的放矢。設防空識別區始作俑者是美國,防空識別區(AIRDEFENSEIDENTIFICATIONZONE)簡稱ADIZ,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發明的,目的在北美地區制衡蘇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控制整個西太平洋,於是韓、日、臺灣等在美國主導下成立不同的防空識別區。這幾個由美國設計出來的識別區,明顯地針對中國東海地區敏感空域。美國于1969年認定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日本在1972年接收釣魚島的行政權後,又將識別區範圍伸延至最近中國領海僅一百三十公里的東海大部分區域。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針鋒相對,他説日本早在1969年就設立並公佈實施了防空識別區,日方根本無權對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説三道四。如果説要撤回的話,就請日方先撤回自己的防空識別區,中方可以在44年以後再作考慮。防空識別區實際上是相當虛無産品,識別區不是領空,即使航機不按規定行事,也不會受到攻擊,最多只是攔截而已,所在國則用以鑒識來客是否含敵意,及時作反應。

  北京今次斷然行動,引起不少揣測,恐防引起軍事對抗,甚至開戰。在這方面,中國大陸深具信心。日本是色厲內荏,誇大對中國海空攔截行動,製造中國不斷威脅假像,轉移日本民眾對國內經濟問題視線。政府、政客的誤導,使日本民眾加深對中國猜疑,據日本最新調查,日人對中國無親近感的逾8成,創新高;而認為日中關係差的更佔9成1。安倍政權藉此而帶領民眾更傾向美國,亦藉口以之不斷強化日本軍事力量。

  中國在公佈設防空識別區的前夕,駐日大使館在網站上發出通知,稱為應付可能發生重大突發事件而展開僑民自願登記工作。外界對此解讀為“這是中國為中日一旦開戰做撤僑的準備”。中國外交部雖澄清希望不要作過多的解讀,但東京觀察家則認為,中國使館這一不尋常的舉動,無疑是對日發出信號,表明中國宣佈劃設防空識別區,是已做好了不惜與日本一戰的準備。有觀察家估計日本不會冒亡國之險與中國開戰,同時,美國對美日聯防條約雖信誓旦旦,但絕不願見中日兵戎相見,也不會真正出兵插手衝突。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