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香港和平論壇搭建兩岸對話新平臺

2013年11月28日 10: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和平發展論壇11月25日下午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論壇得到兩岸三地的高度重視,約有500多位來自兩岸三地的重要嘉賓及學者與會。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中央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梁綺萍、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何亞非、海研中心名譽主任孫亞夫、新黨主席郁慕明、論壇籌委會名譽主席唐英年等出席開幕式並主禮。

  論壇由兩岸三地知名機構,包括大陸全國臺灣研究會、臺灣兩岸和平教育基金會、香港友好協進會、中華總商會、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等團體,聯合組成籌委會作為主辦機構。論壇主題為和平發展、民族振興,兩岸三地與會嘉賓匯聚一堂,在思想的交鋒中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建言獻策,成為兩岸三地一次重要的思想盛會、交流盛會。  

  香港中評社27日發表署名為文睿的評論員社評指出,此次是香港首次主辦兩岸和平論壇,對香港、大陸和臺灣都有特別的意義。多年以來,香港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始終具有極其重要的特殊地位,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兩岸關係史上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都發生在香港。特別是1992年10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香港舉行商談,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同年11月,兩岸兩會以口頭方式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共識,即後來兩岸雙方均認同的“九二共識”,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關係不斷緩和,2008年5月兩岸結束多年緊張對立局面,兩岸關係開啟和平發展新時代。

  另外,香港在兩岸交流交往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橋梁紐帶角色。在兩岸尚未實現“三通”之前,香港是兩岸資訊溝通的重要窗口,也是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的重要轉机站。而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香港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十分重要,不僅繼續發揮著溝通兩岸的重要功能,而且香港自1997年回歸之後的16年發展,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實踐經驗,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在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發展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因此,在香港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更容易吸納兩岸三地不同的聲音,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為兩岸探討國家統一問題帶來多方的重要啟示,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求同存異。香港近16年來,政治保持穩定,經濟持續增長,社會不斷進步,不僅持續扮演著世界金融中心及重要港口的角色,而且在文化及社會發展進程中,中西交流,兼收並蓄,全面發展,其發展成就為世界矚目,這些都為兩岸交流與融合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與借鏡。

  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方面都需要全面推進、穩步發展,而其中最複雜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自去年以來,兩岸民間政治對話不斷開展,兩岸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在兩岸間産生了重要影響,為未來兩岸解決政治問題,開啟政治談判鋪設道路、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此次由香港主辦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使兩岸三地更多的學者及各界有識之士廣泛參與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來,從香港的視角觀察兩岸,以香港的發展為借鑒,探索兩岸三地進一步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新途徑,以香港一國兩制16年的成功實踐為參考,尋求兩岸政治問題的妥善解決。

  本次論壇為兩岸政治對話搭建了新的平臺,兩岸三地紅藍綠學者共聚一堂,集思廣益,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戰略性思考,提出建設性意見。雖然彼此之間仍有分歧,但都能夠相互尊重,暢所欲言,在交流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動力。同時,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行,進一步增進了大陸、臺灣、香港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在兩岸三地間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激發社會各界關心國是、促進國家統一、共同振興中華的愛國熱情。

  期待香港能夠以此次論壇為起點,繼續發揮獨特作用,成為推動兩岸政治對話、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的機制化平臺。在香港這一平臺上,兩岸三地集思廣益,共同努力,以中華民族利益、國家長遠發展為重,一定能夠有智慧、有能力找到解決兩岸政治問題,推進國家統一的實現路徑,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