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史坤傑:臺軍退役將領的“兩岸夢”

2013-11-28 09: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史坤傑的文章指出,臺軍退役將領,他們是兩岸軍事交流的先行者,將滿腔熱情投灑,為臺海謀和平,成為構築“兩岸夢”的堅定踐行者。臺軍退役將領赴大陸訪問,為了一償夙願,他們帶著理想理念頻繁來往兩岸,與大陸退役將領交流,探討兩岸軍事互信等熱點問題,其“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舉動令人感嘆。

  全文內容如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參與。習主席在描繪“中國夢”時也特別呼籲,“廣大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要攜起手來,支援、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同開創中華民族新的前程”。由此可以看出,“兩岸夢”是“中國夢”的重要一環,這個“兩岸夢”的當前要務就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遠景藍圖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兩岸同胞“兄弟同心”,攜手“支援、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共築“兩岸夢”、共同實現“兩岸夢”。

  近年來,在兩岸交流的滾滾人潮中,有這樣一群白髮蒼蒼的老人:青年時代,他們曾無數次暢想海峽那邊的風景,但一身戎裝擋住了他們的腳步;如今,他們雖已老態龍鍾,但邁向大陸的腳步卻十分堅定。多年前,他們是臺灣軍界高官;今天,他們是兩岸軍事交流的先行者。他們就是臺軍退役將領,雖年事已高,但不怕舟車勞頓來往兩岸,將滿腔熱情投灑,為臺海謀和平,成為構築“兩岸夢”的堅定踐行者。

  臺軍退役將領在臺灣是個較為特殊的群體,他們退役後並非就此不問世事、安享晚年,而是一般都加入專門為退役將領組建的民間團體,繼續發揮著自己的餘熱。如歷史悠久的“黃復興黨部”、老牌的“中華戰略學會”、人數眾多的“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與大陸黃埔同學會對口的“中華黃埔四海同會”,以及近年成立的新同盟會、“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和“中華經略國防協會”等。隨著兩岸關係邁入到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臺軍退役將領的影響力逐漸由島內擴展到兩岸,逐漸融入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當中。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島,臺軍退役將領的足跡遍佈神州大地。他們或者以個人名義到大陸旅遊、探親,或者集體組團來大陸會友、打球,感受祖國大陸的風土人情,加深兩岸民眾的彼此了解。從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開始,曾在抗日戰爭中用鮮血保衛過的故鄉、夢中無數次閃回的家園、大陸那些已經老去的故友,都讓這些臺軍退役將領們激動不已。臺軍退役將領訪問大陸日益升溫,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了新的積極因素,為兩岸各界加強交往譜寫了新的篇章。

  當然,臺軍退役將領赴大陸訪問,為了一償夙願,他們帶著理想理念頻繁來往兩岸,與大陸退役將領交流,探討兩岸軍事互信等熱點問題,其“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舉動令人感嘆。

  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共同願景,在最終達成和平協議之前,需要先終止敵對狀態;而要終止敵對狀態,就要建立軍事互信;要建立軍事互信,就可以從兩岸退役將領訪問聯誼著手。臺軍前“總政戰部”副主任兼執行官陳興國曾在《聯合報》刊文指出,島內退休將領訪問大陸,是克盡炎黃子孫的一份責任,是打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窄門的敲門磚。雖然臺當局嚴格管控臺軍退役將領赴大陸參訪,但這些限制並不能阻擋臺軍退役將領前進大陸的步伐,多數臺軍退役將領表示並不會因此停止前往大陸。他們堅信,“兩岸夢”的最終實現不可能只有經貿交流,將來一定要發展到政治對話、軍事互信,他們相信兩岸永久和平的夢想一定會實現。(史坤傑: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