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釣魚島問題前景可期?

2013年09月25日 11: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9月2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演講。王毅演講後與美國學者進行互動時關於釣魚島問題的表態卻超過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王毅表示,如果日本承認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中國就準備與日本舉行對話。同時,王毅也重申,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政府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

  中評社25日對此發表社評,摘錄如下:

  2012年9月,日本否認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擱置爭議”的共識,為了強化對釣魚島的控制,對釣魚島進行了所謂的“國有化”,但事與願違。日本的行為不但導致中日關係急劇直下,導致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的對峙僵持,甚至日本對釣魚島的控制也不能向以前那樣全面控制了。在中國強力的主權宣示行動下,在釣魚島控制問題上一向處於下風的中國已經可以與日本分庭抗禮了。雖然沒有發生衝突,但如果不能在釣魚島問題上進行有效的危機管控,圍繞釣魚島問題仍然存在爆發中日衝突的可能性,這不僅是兩國關係的問題,勢必將對東亞的和平框架造成衝擊。東亞的兩大經濟體不和、不睦,甚至還存在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這對東亞的和平與穩定來説絕對是一個利空。

  在釣魚島問題上,是否還存在轉圜的可能呢?首先,中國堅持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仍然是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的國家利益不是狹隘的單向利益,也不是為了“韜光養晦”的權宜之計,而是中國為了國家發展和亞洲合作採取的長期戰略。因此,日本只有回歸到擱置爭議上來,才有可能坐下來談的可能。中方的前提和底線是日本要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和領土爭議,而這正是日本不肯讓步的地方。無論是從政治層面還是技術層面,承認“存在爭議”是中日之間達成最低限度共識可能性的基礎。

  其次,中國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是在不斷加強的,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不存在討價還價的空間。釣魚島問題涉及領土、主權問題,中國將主權、安全與發展問題作為中國的核心利益,釣魚島問題自然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範疇。2013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在會上強調,“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第三,日本是否有在釣魚島問題上讓步的可能?安倍政權上臺以來,一再否認日本與中國之間曾就釣魚島問題達成過擱置或維持現狀的共識,導致了釣魚島局勢的持續緊張。經過一年多的發酵,日本在明知自己沒有佔得便宜的情況下,是否有反思?從最近日本的行為來看,日本在主動尋求與中國對話的可能,這其中有國際與國內政治的考慮。從國際政治來説,日本降低調門,主動“示弱”,擺出一副主動尋求和解的姿態,以此來讓國際社會看到日本是願意和談的,是中方拒絕,以此來博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從國內政治來説,雖然日本社會整體右傾化,但國內仍然有大批理性民眾和戰略界人士主張與中國和解,安倍基於國內主張中日和解的壓力,尋求國內這部分民眾支援的考慮,或許會做出技術性的讓步。

  第四,日本牽制、包圍中國的設想沒有市場和出路。日本在中國周邊合縱連橫試圖以此來制衡中國,但周邊國家一貫的策略是在美國、中國、日本等大國之間保持均衡,沒有意願捲入中日之間的爭端,況且中國是大多數周邊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無論是從戰略角度還是策略方面,都不會與中國為敵。或許日本可以和有這方面需求的菲律賓合作。日本試圖孤立中國的行為,可能到頭來自己最終被孤立。

  第五,日本在國家安全方面依賴美國提供保護傘,以為在釣魚島問題上拉住美國就可以與中國對抗也是不現實的。美國政府一直對外表示並向中方表達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態度,但美方也在不同場合表示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這種矛盾的表態和作為體現的是美國的模糊戰略。美國不允許日本的行為損害其利益,但基於美日同盟,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又要凸顯其盟國的身份。所以,日本寄希望於美國也是不明智的。

  王毅已經表達了中國的立場,中日對話和談判的大門是打開的,只要日本對此做出積極的、正面的回應,釣魚島問題迎來轉機的前景可期。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