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從蔣家後代上海創業説起

2010年09月09日 09:49:00  來源:
字號:    

  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自言擺脫蔣家第四代身份、不傳遞政治香火。近日媒體報道,蔣友柏早在兩年前就把自己的設計公司開到了上海,大陸最大電腦製造商聯想已成為他的客戶。

  上海,上世紀的漫天風雲所去不遠,槍殺、抗爭、鮮血、鮮花的背後,一個“蔣”字曾經凝結著這個城市的痛苦與憤怒。

  蔣介石離世一年後出生的蔣友柏,謹遵父親蔣孝勇“永不從政”的遺命,選擇開辦設計公司開始自己的人生,把自己定位為“商人”。對於家族以往,蔣友柏不多言但也不諱言。他曾公開表示曾祖父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在臺灣,都“做了壓迫人民的事”。同時,他著力強化在商言商的形象,美國的設計觀念、老上海的元素、中華文化的符號、媒體的傳播能量,他都為我所用,爭取生意的成功。

  蔣友柏選擇了尊重歷史又超越歷史的態度,贏得了自己的成功。上海這座城市也不動聲色地接納了蔣友柏,接納了他的成功。歷史不是用來教人仇恨的,“一切的歷史都是思想史”,人們從歷史中學會思想,學會辨明是非,學會選擇禁得起後世檢驗的價值取向,也學會理性和寬容。這些,是人類賴以走向和平幸福的必要素質。

  可悲的是,島內還有一股死抱著歷史仇恨的勢力,仇恨的記憶,仇恨的語言,仇恨的思維,無視百年後的時空變化和兩岸間的滄海桑田,仿佛敵對、隔絕甚而同室操戈才應該是兩岸中國人的現狀;而和解、合作反而如大敵當前,要火力全開地污衊、阻擋、剿殺。某些無良政客更是靠刺激仇恨凝聚支援的力量,全然不顧島內各族群的和諧與兩岸間的和平。這樣的政客與政治勢力,對現在和未來是一股破壞的力量,而對於歷史,又是反面的一筆,令後輩不齒。(陳曉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