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網友:有感於海峽兩岸領導人互致賀電

2012年11月19日 14: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15日分別致電胡錦濤、習近平,表示胡錦濤為改善發展兩岸關係作出重大貢獻,祝賀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分別復電錶示感謝。

  胡錦濤在復電中表示,近年來,在貴我兩黨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積極成果。誠摯希望貴我兩黨再接再厲,加強合作,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習近平在復電中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呈現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由衷期望貴我兩黨把握歷史機遇,深化互信,築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過去10年來,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中國共産黨致力於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全面系統地提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張,豐富發展了對臺工作大政方針,確立了新形勢下推動對臺工作的指導方針,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作出了不懈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的轉折,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我們高興地看到,10年來,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上,增進政治互信,進行良性互動,保持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和良好勢頭。並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思路推進兩岸協商,相繼簽署了18項協議,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福祉,推動了兩岸交往的制度化。可以説,今天的兩岸關係是十年來最好的時期。

  中國共産黨召開的十八大,是繼往開來的一次重要大會。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高度概括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性成果,指明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遠大前景。在報告中強調應該在民族認同的基礎上密切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往來,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深化兩岸關係,著手商談軍事互信,在此基礎上開啟兩岸政治談判,協商並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進而實現兩岸和平統一,都交代的十分清楚。由此可見,胡錦濤為首的十七屆中共中央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了關於國家統一以及兩岸關係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基本主張,確立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大陸對臺工作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成為未來中共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八大,選舉産生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可以説,人心嚮往。因而説,十八大對臺方針政策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

  胡錦濤、習近平和臺灣當局領導人互致電文,且文字溫馨和諧,飽含深意,從這些寓意深刻的電文中使人看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曙光,實在令人振奮。如果馬英九先生順乎民意,順乎時代發展潮流,從民族統一大業來考慮,那將是中國人民的福氣,將是中華民族的鴻福。歷史已經證明,兩岸分則兩害,合則兩利,“臺獨”分裂主張是沒有出路的,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實現兩岸和平發展最符合歷史潮流,也最符合廣大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如果能夠早日走向一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會早日到來。 (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