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民眾關注十八大 熱議兩岸未來走向

2012年11月15日 09:13: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共十八大舉世矚目,一海之隔的臺灣地區更是高度關注,媒體熱議、民眾討論。對臺灣民眾來説,十八大之後,兩岸關係如何繼續發展,直接關係到臺灣未來的走向。

  關心大陸民生話題

  臺北一家餐館裏,電視新聞説到中共十八大,店裏的食客不約而同抬起頭,停住筷子認真聽;便利店裏,來買報紙的民眾迫不及待地打開報紙。“想找找有關十八大的報道,現在臺灣的前途命運與大陸息息相關。”輔仁大學的屠同學告訴記者,這幾天同學們上網都會查詢十八大的資訊。“我們以前很少上大陸的網站,但這幾天同學都去大陸網站關注十八大資訊,我們很希望多了解大陸,不能眼光短淺。”

  貧富差距、貪官腐敗、環境污染、房價高企、交通擁堵……説到大陸的不足,島內民眾的説法多集中於此,有民眾希望未來大陸人民能有更好的醫療制度、教育資源更公平。對於未來臺灣的國際空間、兩岸ECFA的進一步落實等,也是這幾天島內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

  關注兩岸未來走向

  其實,從10月下旬起,臺灣媒體就已陸續刊發“中共十八大前瞻”專題,從兩岸關係、黨政、財經、社會、軍事等多個方面對十八大召開的背景做系列分析報道,讓臺灣民眾得以獲知相關訊息。

  十八大期間,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旺報》等策劃專題、特稿、評論,及時解讀十八大重要資訊。“胡溫10年,大陸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共高層交班,兩岸合作不變”……其中胡錦濤在十八大開幕式上的報告中提到的臺灣部分,最受島內各界關注。

  島內專家表示,十八大涉及臺灣的部分,明確提出了下階段對臺工作的重點方向。其中一句“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是一個很有新意的提法,是中共根據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階段性任務而提出的下階段對臺工作的指導方針。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