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百度國際化之路給臺灣的啟示

2012年07月09日 08: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全球最大的簡體中文搜尋網站百度,於今年3月成立“百度知道”臺灣版網頁,以繁體版切入臺灣網路問答領域的市場。臺灣《經濟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百度選定臺灣市場既有市場考量也很值得關注。百度繁體版在臺灣的前景是否樂觀,尚有待觀察,但其國際化之道或許可以給臺灣企業一些策略發展上的啟示。

  全文摘編如下: 

  根據報道,全球最大的簡體中文搜尋網站百度,為了産品及服務能夠朝國際化發展,特別於今年3月成立“百度知道”臺灣版網頁,以繁體版切入臺灣網路問答領域的市場,此舉除了測試華人繁體市場水溫之外,也期望透過搶佔臺灣“發問互動”的市場商機,進一步建立在地化的基礎,以為邁向國際化做準備。 

  “百度知道”的服務類似臺灣的“奇摩知識+”,是提供網友問答討論的平臺。百度宣稱“百度知道臺灣”這個服務是專門為臺灣民眾量身訂作,並找來臺灣人士擔任産品及內容經營,以更融入臺灣社會。分析百度所以選定臺灣市場推出“百度知道”,應有幾個考量: 

  首先應是希望能擴增市場,增加網站服務的營收。雖然百度在大陸執搜索引擎之牛耳,但也有踏不出“國門”之嘆。根據NetMarketShare于2012年6月的統計,以全球桌上型電腦的網路搜尋市場而言,Google佔首位,市佔率高達82%,而百度在全球網路搜尋引擎的市佔率僅排名第4,尚次於Yahoo!及Bing,全球佔有率僅4%。也因為如此,百度了解唯有走出去才是企業能夠持續成長的方向。由於百度是以簡體中文的資料搜索起家,繁體中文是最容易入手的管道,因此整合百度的搜尋服務,推出“百度知道臺灣”,試圖擴增繁體使用習慣的消費者,增加網站流量與營收。 

  其次,百度希望憑藉中文搜尋服務與華文內容,與Google的網路事業有所差異化。基本上Google提供多元且不斷推陳出新的網路應用,已成為全球網路使用者最依賴的媒介,百度若想明顯區隔Google,需要憑藉其全球最大中文搜尋網站的優勢,強調華文內容,提升國際化程度。 

  另一方面,百度選擇“百度知道”此問答平臺作為繁體版的首要服務,應是看重臺灣民眾的多元創意及觀點,提升網站內容的豐富度。亦即希望運用臺灣人創造的內容,透過問答平臺增加網站豐富度。 

  當然,若在臺灣試水溫成功,進軍全球華人市場就應該更有機會。百度表示,若能在臺灣拿下一定的市佔率,就能發揮進軍其他地區市場的優勢。亦即將臺灣市場做為産品的試煉場域,若能站穩臺灣,那麼包括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甚至是全球的華人市場,都是未來的目標。 

  百度繁體版在臺灣的前景是否樂觀,尚有待觀察,不過其後續可能的影響倒是值得進一步關注: 

  基本上,兩岸交流愈來愈密切,彼此對雙方的資訊需求也愈來愈殷切,“百度知道臺灣”也就是在此時機下推出。 

  再者,“百度知道”提供消費者創造內容的平臺,繁體版成立將增進兩岸網友交流觀點,拉進文化距離。若能結合臺灣網友力量,鼓勵臺灣網友透過“百度知道”傳遞臺灣商品與服務的正面口碑,將促使大陸網友更了解臺灣,增加臺灣各産業的機會。 

  最後,百度宣稱“需要臺灣人,是因為百度要走出去!”亦即以臺灣市場為試煉場域作為國際化的試金石,當臺灣産業要從代工走向品牌,從零組件製造走向軟體及服務,百度的國際化之道或許可以給企業一些策略發展上的啟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