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史坤傑:民進黨主席選舉的三點啟示

2012年05月29日 09: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史坤傑28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民進黨主席選舉有三點啟示:一是陳水扁的影響力猶在;二是,蔡英文實力仍很強勁;三是,民進黨兩岸政策難有大的調整。

  全文摘編如下: 

  5月27日,民進黨第14屆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在蘇貞昌、蘇煥智、蔡同榮、吳榮義、許信良5位參選人中,蘇貞昌以5萬5894票、50.47%的得票率,一如外界預期當選為新一任黨主席。選舉雖然平順落幕,結果卻給了我們諸多啟示。 

  陳水扁的影響力猶在 

  陳水扁因貪腐弊案鋃鐺入獄後,島內聲望和黨內影響力大幅下滑,此次選舉,正在臺北監獄服刑的陳水扁意外成為各候選人爭相“頂禮膜拜”的對象。選前民進黨分別於4月29日、5月6日和5月12日在高雄、臺中和臺北舉行了3場電視政見辯論會,是否特赦陳水扁成為辯論會焦點議題之一。蘇煥智表示,如果自己選上黨主席,一定幫助陳水扁讓他儘快保外就醫。蔡同榮表示,過去他做過很多努力救扁,也找過“長老教會”等宗教團體,這些宗教團體也表態支援特赦阿扁。吳榮義主張當選後成立“救阿扁小組”,代表民進黨協調所有“本土社團”等力量,讓阿扁早日出“黑牢”。許信良不但言語上要求特赦陳水扁,行動上還以“絕食”逼迫馬英九特赦陳水扁。蘇貞昌派人去領表參選黨主席的同時,首先到土城看守所去探望陳水扁,並在參選期間公開主張陳水扁應“保外就醫”。從民進黨主席選舉五位候選人的言談上,不難看出,陳水扁在民進黨內仍有影響力,候選人希望獲得陳水扁死忠支援者的票源,所以在陳水扁議題上大作文章。陳水扁也投桃報李,選舉投票最後時刻的“你可以挺蔡,但無權堵蘇(蘇貞昌)”的“挺蘇”表態,雖不至於發揮臨門一腳的關鍵作用,起碼分散了部分“獨”派票源投給蘇。 

  蔡英文實力仍很強勁 

  表面看,被視為“挺蔡”與“挺蘇”大戰的黨主席選舉,蘇貞昌50.47%的得票率,相比于支援蔡英文參選2016的蔡同榮11.28%、蘇煥智21.02%、吳榮義14.73%、許信良2.49%的得票率,“蘇蔡之爭”勝負已分。實際上,自1998年黨主席直選以來,蘇貞昌的得票率創下黨魁歷史新低,顯見黨內“反蘇”勢力仍很強大;儘管蔡英文未投入選舉,但從“蘇蔡代理人”之爭的臺北、新北市黨部主委選舉結果來看,蔡英文仍是威脅蘇貞昌參選2016的主要對手。雙北市黨部主委選舉,蔡英文所支援的候選每人平均戰勝蘇貞昌支援的候選人,特別是在新北市,由於民進黨在新北市的黨員數高居全臺第二,該市黨部主委一職已被蘇係把持十多年,蔡英文勢力的勝出表明蘇蔡在基層的直接交鋒中蔡英文明顯處於上風。但整體來看,蔡英文卸下黨主席之後,失去政治舞臺加持光環遞減,蘇貞昌則入主黨中央主導黨機器,未來的政治行情將一路看漲,兩人圍繞2016齣線權的爭奪勢必更加激烈。 

  民進黨兩岸政策難有大的調整 

  作為民進黨內的“天王級”人物,蘇與扁、遊等激進“臺獨”勢力不同,反對“唯意識形態論”,在臺灣前途、兩岸經貿等問題上主張相對務實,以至於有“急獨”分子認為蘇不算“獨派”,各界普遍對其當選後及時調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寄予厚望。但觀察蘇從政以來及黨主席選舉階段發表的兩岸政策言論,其內核仍難脫“臺獨”窠臼。堅持“臺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強調當選黨主席後將繼續推動以“臺灣共識”取代“九二共識”;排斥統一作為兩岸前途的選項,宣揚大陸“政治威脅論”;雖主張“務實”推動兩岸互動對話,漸進、穩步開展與大陸的政黨、經貿、人員交流,但前提是堅持“臺灣主體性與安全性”。可以預見,未來蘇貞昌不會對民進黨的兩岸路線進行開創性調整,短期內仍將在堅持“臺獨”立場基礎上繼續採取“溫和、務實”策略,最有可能的做法是使民進黨在兩岸關係實務層面做法與國民黨趨同,削弱國民黨大陸政策優勢,但蘇的“隱性臺獨”立場必將對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隱患。(史坤傑,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