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全球拼經濟 臺灣鬧政鬥?

2012年05月28日 09: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27日刊載社論表示,臺灣的難題,一是外在因素,如面對歐債風暴,臺灣難以左右,只能策略性的降低被波及程度;二是內在因素,諸多政治人物無視經濟形勢凶險,以唱衰當局為能事,使臺灣處在內耗中。全球都在搶救經濟,臺灣政治鬥爭歹戲還在上演,真是臺灣的大不幸。

  全文摘編如下: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日前提出三項經濟預言:一、歐洲真的不好;二、2013年美國一定不好;三、大陸出口衰退情況擴大。因此,他提醒全世界都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郭氏預言”反映三大經濟體基本形勢,引起民眾尤其是産業界普遍關注。 

  外銷是臺灣經濟發展命脈,歐洲、美國、大陸是臺灣重要的三大外銷市場,佔臺灣對外貿易總額8成以上。這三大區域經濟狀況不好,內需市場必然緊縮,對臺灣訂單一定會減少或削價,所以郭臺銘説“全世界都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言下之意應是“臺灣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 

  臺灣連續亮起五個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而且大有可能出現第六個藍燈。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從4月底預測的3.38%,再度下修0.35%,成為3.03%,目前正努力“保三”。臺灣經濟狀況不好,反映在數據上,更反映在人民的感受上。 

  既然全球經濟形勢都不好,臺灣也不好似是理所當然。然而,臺灣的“不好”較諸“很不好”地區,還算是“好”的,例如歐債風暴使歐盟包括德、法經濟都呈現負成長。“歐洲真的不好”不僅是眼前,更在未來。臺灣固然“不好”,但還沒有出現這麼大的困境。 

  臺灣如何從歐洲,美國、大陸三大經濟區域,找出生存法則無疑是一大考驗。臺灣的難題,一是外在因素,如面對歐債風暴,臺灣難以左右,只能策略性的降低被波及程度;二是內在因素,諸多政治人物無視經濟形勢凶險,以唱衰當局為能事,使臺灣處在內耗中。 

  比方説,連李登輝都聲稱“喊臺獨沒用”,但“520嗆馬”遊行隊伍,仍可見到“臺獨”旗幟。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正在“立法院”外“絕食抗議”,訴求:反對美牛進口,反對油電雙漲,特赦陳水扁。競選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對臺灣處境的對應態度如此“獨特”,令人匪夷所思。 

  馬英九的老師孔傑榮日前訪台,感慨説:“臺灣是個分裂嚴重的社會,有非常精明且會批評的選民。”他認為:“臺灣總統是全世界最難的工作之一。”“總統”被批評是常態,但批評者不惜製造分裂,就是政治鬥爭。全球都在搶救經濟,臺灣政治鬥爭歹戲還在上演,真是臺灣的大不幸。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