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圍毆”的想像怵目驚心

2012年05月14日 08: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13日發表黑白集文章,針對12日民進黨主席選舉最後一場政見會上4人“圍毆”蘇貞昌指出,這是民進黨黨內選舉中首次出現高層人物“圍毆”特定對手的場面,“圍毆”黨主席候選人已是如此怵目驚心;另日,如果也如此“圍毆”黨主席,豈可想像? 

  文章摘錄如下:

  “圍毆”是蘇貞昌的用語。他説:有人説他參選黨主席是“卡位”,結果卻是“卡蘇”、“打蘇”,甚至變成“圍毆”。“圍毆”蘇貞昌的4個人則是異口同聲説,蘇貞昌若當選黨主席,將造成分裂,影響團結。
 
  12日的政見會上,5人一致的看法是,這場黨主席選舉已經造成民進黨分裂的危機,選後如何團結是令人憂慮的問題;蘇貞昌亦持此看法,他説了幾次“大家都是同黨的”,並説分裂的民進黨如何團結臺灣?

  這是民進黨黨內選舉中,首次出現高層人物“圍毆”特定對手的場面。過去,曾見基層民進黨黨員公然污辱高層人物,如許信良被吐口水、砸寶特瓶;亦有高層人物互杠,如蘇貞昌指謝長廷“轉移焦點不能改變涉案的事實”。但是,這卻是首見4路人馬“圍毆”一人,且罪名是“破壞團結,製造分裂”。

  如果這是“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即未必會發生此種場景,因為各自皆在爭取支援者,沒有“製造分裂”的問題;但是,這卻是黨主席的選舉,而黨主席最重要的職能即在團結全黨,要做“桶箍”,不可使黨分裂。

  然而,這次黨主席選舉卻不幸走上了這條路,投票前已經撕裂如此,選後的分裂也恐已無法避免。問題在於:蘇貞昌又要選黨主席,又想選2016,這既是他自己“製造”的戰爭,也就莫怪會引致“圍毆”。

  “圍毆”黨主席候選人,已是如此怵目驚心;另日,如果也如此“圍毆”黨主席,豈可想像?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