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能否走出“逢中必反”的敗選心理

2012年03月15日 10: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14日發表社論説,值此綠營縣市長反美牛之際,外界也在觀察,民進黨能否走出“反中、反美”的敗選情緒,調整戰略務實面對。 

  社論指出,民進黨2012年選舉失敗檢討,蔡英文卸任前即表示,民進黨必須“在互動中了解中國大陸”,正是因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結冰”太久,僅求鞏固深綠支援者,卻失去廣大中間選民的信賴,甚至成為重返執政的最大絆腳石。 

  民進黨人士檢討敗選原因,不僅怪罪馬英九與中國大陸唱和的“經貿恐嚇牌”,也質疑美國介入臺灣選舉。呂秀蓮更表示,這次選舉最大的安慰是沒有槍聲和子彈問題,竟然還説“最大的代價則是臺灣民主淪為美中共管與政商掛鉤的祭品”。也因此,馬當局在選後有意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民進黨要舉全黨之力反撲。 

  其實早在2007年陳水扁執政時,就曾經通知WTO要建立萊克多巴胺的殘留標準,已經作了開放含萊劑美牛的準備,雖然最後作罷,但當時準備開放也是著眼于對美的“經貿外交”利益。如今豈可為反對而反對,形成“在朝可以開放,在野不準開放”的雙重標準? 

  社論説,馬英九對於美方壓力説不清楚,固然必須承受民意反彈的政治責任,但不表示民進黨“反美”有理。同樣地,民進黨過去不肯面對中國大陸而流失選票,切不可因此“反中”到底。否則,民進黨內已有人憂心,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衝擊下,民進黨若毫無對策,將留下義和團形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