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徐博東:蔡英文“臺獨”立場無任何鬆動

2011年11月07日 09: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前院長徐博東今日在《海峽導報》上發表文章,解讀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徐博東表示,儘管蔡英文不像陳水扁那樣咄咄逼人搞“急獨”,但她的“臺獨”立場卻堅如磐石,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她表面“溫和”、“柔軟”的背後,卻蘊藏著與陳水扁同樣的“臺獨”能量;一旦她有機會上臺執政,把她的兩岸政策主張加以貫徹實施,其對臺灣、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

  全文如下:

  今年9月,蔡英文拋出“十年政綱”後曾經表示,她的兩岸政策有許多“橄欖枝和善意”,希望大陸能“認真體會,不要急於拒絕和否定”。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我們認真觀察、“體會”的結果,不能不説:很遺憾,至少到目前為止,蔡英文所説的“橄欖枝和善意”,我們實在感受不到。相反,隨著選戰過程中藍綠陣營的激烈攻防過招,人們愈來愈看清了蔡英文拒絕調整兩岸政策,堅持“臺獨”立場,對抗大陸的真面目。

  其一,蔡英文斷然否認“九二共識”。一會兒説“不存在的東西沒有接受不接受的問題”,一會兒又妄稱“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的共識,沒有經過 “臺灣人民的同意”。這就從根本上推翻了兩岸協商談判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其二,蔡英文宣稱“中華民國是臺灣,臺灣是中華民國”,這是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典型的“臺獨”論述。“臺灣前途決議文”明載:“臺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臺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明擺著,“兩國論”就是蔡英文心目中的兩岸關係定位。

  其三,蔡英文説,臺灣內部要形成 “臺灣共識”才能“面對中國”,並提出通過“立法”程式整合“臺灣共識”。然而,當馬英九在他的“黃金十年”願景中提出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時,蔡英文卻氣急敗壞,親自披掛上陣,攻擊馬英九主張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是“出賣臺灣”。她似乎完全忘記了,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正是陳水扁和她本人,一再向大陸喊話,主張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簽訂兩岸 “和平協議”或 “和平條約”。怎麼換了馬英九就成“賣臺”了呢?所以,蔡英文所説的建立“臺灣共識”,只能是藍營向綠營的理念和主張靠攏,也就是“九二共識”向“兩國論”靠攏。

  其四,蔡英文主張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但她率領綠營人馬圍剿馬英九,挑起“兩岸和平協議”爭議,充分暴露了她所宣稱的 “兩岸共同戰略利益”、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和而求同”的十足虛偽性。説穿了,蔡英文所要建立的是在“兩國論”基礎上的“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而馬英九主張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她當然是如芒刺背、無法接受。蔡英文攻擊馬英九的 “兩岸和平協議”是“統一時間表”,也就反證了她的所謂 “和平穩定互動架構”,是幻想大陸放棄一中原則,同意她和平實現“臺獨”。也就是説,蔡英文不光是要藍營向綠營靠攏,更幻想大陸向“臺獨”靠攏。

  其五,蔡英文“打蛇隨棍上”,利用馬英九齣昏招,提出 “公投兩岸和平協議”之機,趁勢提出修改“公投法”,宣稱兩岸簽訂任何協議都必須經過 “全體臺灣人民的同意”。再聯想到她在“十年政綱”中宣示ECFA是否 “公投”由“人民決定”,又説民進黨如果執政,將會在 “立法院”逐條重新審議ECFA,這使我們深切地預感到,今後蔡英文主導下的民進黨,不管是不是重新執政,仍會像當年的扁一樣,事事打著“民主”、“民意”的幌子,動輒發動“公投”或走上街頭搞民粹,動不動就在“立法院”尋釁鬧事,搞得臺灣政壇社會雞飛狗跳,毒化兩岸氣氛,阻撓破壞兩岸關係發展。

  以上五條,是對近期以來蔡英文有關兩岸政策言論行動“認真”觀察後的粗淺“體會”和初步“解讀”。儘管蔡英文不像陳水扁那樣咄咄逼人搞“急獨”,但她的“臺獨”立場卻堅如磐石,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她表面“溫和”、“柔軟”的背後,卻蘊藏著與陳水扁同樣的“臺獨”能量;一旦她有機會上臺執政,把她的兩岸政策主張加以貫徹實施,其對臺灣、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蔡英文及民進黨人士須知,“剛性臺獨”也好,“柔性臺獨”也罷,無論什麼形式的“臺獨”,大陸都是不允許的。扁執政八年,堅持“臺獨”,對抗大陸,禍臺殃民,身敗名裂,殷鑒不遠。臺灣“大選”在即,至今選情緊繃,鹿死誰手,尚難預料。難道,臺灣真的需要再經過一次浩劫,民進黨需要再經過一次甚至兩次、三次的教訓,才能真正醒悟過來———認識到“臺獨”真的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