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國家論”本質就是“兩國論”

2011年10月13日 15: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于10月10日前後,不斷在“臺一線”造勢活動上拋出“國家論”,論述主調為“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卻又以1949年做為在大陸的中華民國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之分界,割裂中華民國肇建於辛亥革命的史實,無疑是“兩國論”的復辟。 

  臺媒《中華日報》13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之於“兩國論”,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過去始終處在欲語還休情境。李登輝于1999年7月9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正式提出“兩國論”做為“臺灣主權”的宣示,其重點內容為:“中華民國”在臺灣已經具有“主權國家”的架構;臺灣和中國大陸早就已經是“國家與國家”的關係,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 

  李登輝所提出的“兩國論”,將臺灣地位從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論述中釋放出來,即從“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釋放出來,進而以中國的統治權不及于臺灣為立基,將臺灣的地位提升到“國家位階”。

  事實上,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之前,對其立論架構曾有長時間的探索和組構,而為“兩國論”操主刀者,是以教授身分被李登輝延攬為“賓幕”的蔡英文。這就明擺出一項事實:李登輝即使是“兩國論”的主張者和宣示者,也是據以踐履者,但“兩國論”思想體系編纂者實為蔡英文,亦即“兩國論”就是蔡英文個人對“臺獨”的核心思想。 

  蔡英文之於“兩國論”從泯泯棼棼到條條框框,與其説是孕育有成,不如説是她“臺獨”主張的總整理。“兩國論”提出後,蔡英文對其“臺獨理論”靜默了11年,終能趁著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且辛亥革命100年之機,假借“國家論”之論述,就“兩國論”抒而發之,除了對“獨”派的“正名建國”不提之外,已將“兩國論”立論思維揮灑得淋漓盡致。 

  所謂“國家論”,蔡英文實則盤根于“臺灣國家主權”,其所謂“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乃是“兩國論”的論述基軸;又説“這是中華民國的新生”,不啻以“借殼上市”方式,將“臺灣主權”和“中華民國主權”畫上等號,進而將“獨立臺灣”的姿影摻合在“中華民國”。這種詭計正是《孫子兵法》第24計“偷梁換柱”。 

  蔡英文更言“中華民國在1912年建立時,臺灣並不在版圖之內”,故而不認同辛亥革命,她同時賣弄“臺灣主權”説:“我們可以包容國民黨,包容‘中華民國政府’,因為都是包容在臺灣的觀念裏。”並做出“小結”説:“臺灣是一個有‘主權’意涵的地方,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 

  當年蔡英文為李登輝宣示的“兩國論”作嫁,如今顯然要從李登輝手中奪回“兩國論”的原創權和詮釋權,她所做的“國家論”不過是“兩國論”的迷彩衣而已。在“兩國論”的魅影下,蔡英文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難保不會以神形百變之姿鉤連“獨”派大搞“臺灣正名”運動,為為臺灣人民帶來災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