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從思維到手法都是陳水扁第二

2011年10月13日 09: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曾經實牙實齒聲稱“臺灣是流亡政府”的蔡英文,近日突然改口,聲稱“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澳門《新華澳報》12日刊載署名富權的文章指出,蔡英文之所以作出如此大的轉變,主要是為了選舉需要。而從種種跡象觀察分析,蔡英文的言行、舉動和手法都是在效倣陳水扁的做法,真正不愧是“陳水扁第二”及“女版陳水扁”,她已把功夫學到家了。

  全文摘編如下: 

  從種種跡象觀察分析,蔡英文這樣做,是為了選舉需要,亦即是選舉語言。其語言行為和所使用的“先用後棄,反覆無常”手段,都與陳水扁如出一轍,蔡英文不啻是陳水扁的“最佳接班人”,也無愧於“女版陳水扁”的稱號。 

  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作出如此大的轉變,主要是為了選舉需要。 

  其一,蔡英文副手蘇嘉全的“農舍風波”愈演愈烈,就連民進黨內也有不同意見,提出了拆掉豪宅、捐作公益及自動退選的三個處置方式,甚至是要求蘇嘉全與其妻子洪恒珠“假離婚”。甚至連由民進黨人主持的未來事件研究所也指出,蘇嘉全“農舍事件”已令蔡英文當選機率下降了一個百分點。這些,均令蔡英文面臨極大的“換人”壓力。但在投票前一百天的緊要關頭,換掉蘇嘉全無疑是“陣前易將”,必會令蔡英文自己和民進黨民代參選人的士氣崩潰。而且更難堪的是,蔡英文尋找副手的過程中兜了一個大圈,還為了彭淮南而白等了兩個月,在先後受挫後才回到原點,找回蘇嘉全,使到原先的“最佳戰將”貶值變成了“備胎”。這本來就招來人們對蔡英文能力的質疑,而蔡英文的選戰主軸之一就是要攻擊馬英九,如今卻連自己的“備胎”也“爆胎”,而要被迫更換,這豈非是更坐證了她自己的無能?此事與她否定“九二共識”一道,成為她的民意支援度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因此,蔡英文只得被迫以此口號來迅速擺脫“農舍事件”的影響,轉移社會上的注意力。 

  其二,搶回媒體鏡頭。蔡英文從訪問日本返臺後,即進入競選狀態,進行“臺一線”競選活動,打算由南至北激起選民的熱情。但活動尚未開始,一場“農舍風波”,令到包括綠媒在內的所有媒體,連篇累牘都是“農舍風波”,甚為熱鬧,而把蔡英文原本要凸顯的“臺一線”競選活動淹沒掉了。就連媒體在採訪她時,問的到不是她

  的參選理念,而是她對“農舍事件”的反應,完全忽視了她本身的存在。按照選舉學的處理,這是極為不利於她的選情的。因此,她就以突然轉向喊出“驚世駭俗”的口號,來吸引媒體的注意力,把媒體鏡頭拉回自己的身上。果然,她的“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論,終讓她又上了媒體的版面。 

  然而,蔡英文此舉,卻讓人們看到了陳水扁的影子。首先,是在思維和言論方面,與陳水扁是同一類貨色。“中華民國就是臺灣”,是陳水扁的“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翻版,亦即“中華民國是臺灣”,借“中華民國”之殼來販賣“臺獨”。 

  為此,有論者認為,蔡英文的新論述已是對“臺灣定位”的定調,她所稱的“中華民國”,並非經過辛亥革命洗禮後誕生的“中華民國”,她心目中所指的,實際上就是民進黨的“臺獨黨綱”,不但與辛亥革命沒有任何關聯,而且也與大陸割裂開來。蔡英文只不過是為“臺獨”披上“中華民國”的外衣。這不單只是補救選情的選舉語言,而且更是蔡英文主動在“臺灣認同”議題發動攻勢,推出新論述。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拋出“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論,其手段也與陳水扁常用的“先用後棄,反覆無常”手法極為相似。但她也有自己的內心盤算,由於目前正在選舉當中,不便自揭其用意,以免遭到選民“背信”的質疑,因而就由一群深綠政客主動地跳出來為她“解畫”,以避免“臺獨”基本教義派選民對她産生疑慮。如李明峻就説,要學得奸詐一點,不要對自己人要求那麼多,先把敵人打倒。不管蔡英文選舉用什麼方法、講什麼話,“不要去計較,贏了再説”。 

  這種做法,與陳水扁的“先用後棄”,又何其相似?!實際上,在200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陳水扁為了欺騙中間及淺藍選民,消除他們對民進黨“臺獨黨綱”的疑慮,先是由民進黨發動黨機器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走中間路線;併為了消除美國的疑慮,向美國保證“四不一沒有”。但在當選尤其是位子坐穩,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也踢走國民黨籍的唐飛,改由民進黨籍的張俊雄、遊錫堃出任,而“內閣閣員”也大多是民進黨人之後,就撕下偽裝面孔,喊出“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繼而推動“制憲正名”、“公投入聯”,終結“國統綱領”和“國統會”。而今蔡英文的做法,何嘗又不是此伎倆的重演?! 

  實際上,陳水扁“過了海就是神仙”的手法,是令人記憶猶新的。當他要搞推動各種分裂活動時,引發美國的憂慮不安,向陳水扁施加了強大的壓力,使得民進黨內不少人擔心會失去美國的支援。而陳水扁則説,不要怕得罪美國人,待事情過後再向美國人解釋,回頭修補臺美關係。而蔡英文的做法,則是陳水扁此手法的運用,為了避免流失中間選票,不惜得罪深綠選民,待事後以至當選後再向他們解釋,甚至是以推動“臺獨”的實際行為予以證明。 

  蔡英文此舉,顯然是經過權衡利弊的。這是因為,深綠是屬於基本盤,即使有所“得罪”,他們還將會“含淚投票”,因而不用擔心會流失這部份選票。而中間選民則是飄移不定的,為擴大地盤,就必須緊緊抓住中間選民。 

  由此看來,蔡英文真正不愧是“陳水扁第二”及“女版陳水扁”,她已把陳水扁的功夫學到家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