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體彩監守自盜賠掉公信力

2011年09月21日 15: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媒《中國時報》21日發表社論説,臺灣運動彩券(類似于大陸的體育彩票)爆發主管監守自盜醜聞,如果不是員工向媒體爆料,社會大眾迄今仍被蒙在鼓裏,涉案一乾人等則逍遙法外,受影響的中獎人也無法獲得合理補償。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這樁臺灣彩券發行以來最大弊案曝光,不僅凸顯運彩內控完全失靈,母公司富邦金誠信破産,更嚴重的是連公信力都賠掉了。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2007年9月間,臺北富邦、高雄銀與中信銀等三強競逐運動彩券的6年發行權,後來由臺北富邦奪標。當時富邦金前投資長蔣國梁涉內線交易案被收押禁見,引發業界議論紛紛。落選的高雄銀曾質疑富邦金公司治理紀錄不良,旗下臺北富邦銀行不能參加運彩發行權的競標。不過,後來島內財政主管部門依然核定由臺北富邦取得發行權。  

  這次運彩弊案在媒體披露後第三天,總經理翟小璧請辭獲准,臺灣主管機關會撂下重話,若檢調單位查出還有員工搞鬼,不但要停止臺北富邦銀行的發行權,還要追討未來二年必須上繳的運彩盈餘。整體來看,這次弊案暴露了三大問題,包括整個運彩作業內控完全失靈、事後蓄意欺瞞、缺乏外部監督機制等嚴重缺失,主管機關的確應審慎考慮是否繼續維持臺北富邦的發行權。  

  首先,運彩內控完全失靈。誰都知道運動比賽結束後重開賭盤下注,那是百分之百中獎,運彩怎能容許一名主管即可擁有許可權自行重開賭盤?檢調發現,涉案的林昊縉自五月起至八月底共有十次重開賭盤記錄,其中三次中獎提領均由他本人所為,前二次是具名領款,另一次是冒填資料過關。他能順利通過每一關卡,表示運彩漏洞百齣,內控完全失靈。  

  按理運彩公司每日交易都應列表控管,為何經銷商賣出前期的彩券,電腦系統無法查知亦無人發現?事後林嫌以有問題的彩券兌獎,竟然也無人發現?更嚴重的是,林嫌有二次具名領取獎金,難道運彩公司對內部人員下注購買彩券沒有利益回避的規定?  

  其次,蓄意欺瞞隱匿弊案。體委會綜合計劃處長何金梁指出,九月初即有經銷商檢舉運彩內部有舞弊事件。如今媒體報導指證歷歷,顯然翟小璧“蓄意欺瞞”,問題非常嚴重。令人不解的是,如果當時運彩內部已調查出林嫌監守自盜,為何翟小璧敢“蓄意欺瞞”主管機關?其實這次運彩主管監守自盜的情節並不複雜,如果當時請運彩公司把每日列管報表上呈,仔細核對是否有逾期下注並中獎情形,難道也查不出所以然嗎?從這一點看,主管機關在監督上也明顯失職。  

  第三,缺乏外部監督機制。運彩內部主管監守自盜案,在富邦金控高層眼中似乎是小事,但企圖掩蓋的結果,反而讓社會大眾質疑其誠信。如此天大舞弊案“私了“的結果,難保不會有另一批人員繼續犯下新的舞弊案。如今即使運彩總經理下臺,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運彩及富邦金要重建社會大眾的信心,除了對外公佈如何重建內控系統,主管機關還必須建立一套外部監督機制,才能取信于大眾。  

  經營金融業或發行彩券,講求的就是誠信。金融業者喜歡把誠信挂在嘴上,不過,即使説得一嘴誠信,一切都必須從實際行為來檢驗。這次富邦金處理子公司運彩科技主管監守自盜案,先是反應遲鈍,後來欲蓋彌彰,為金融業做了最壞的示範。金融股股王富邦金股價重挫,也顯示投資人投下了強烈的不信任票。  

  企業的信譽必須靠一點一滴累積,一個大意或疏失,就可能使得先前辛苦建立起來的信譽毀於一旦。這次運彩弊案從內部控管失靈到案發後續處理,並非大意或疏失,而是存在已久的大漏洞,這些漏洞不早日補起來,後果不堪設想。如今欲亡羊補牢,富邦金與運彩公司除了道歉之外,更應負起完全的責任,盡最大努力重建社會大眾的信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