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及其“十年政綱”的公信力何在?

2011年08月23日 08: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最近拋出所謂的“總綱”,為其“十年政綱”暖身,她指出“十年政綱”的總目標,在於“強化臺灣、凝聚臺灣”。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民進黨每到選舉總是喜歡把“臺灣”挂在嘴邊,蔡英文雖然與傳統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出身不同,然而卻也無法跳脫窠臼。民進黨的公信力究竟在哪呢?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即將發表籌劃多時的“十年政綱”,為了幫“十年政綱”暖身,日前先行發表“總綱”。她指出“十年政綱”的總目標,在於“強化臺灣、凝聚臺灣”。其中觸及兩岸政策部分,在“臺灣安全”上,強調臺灣應加強民眾意識,並備好安全防衛機制;在兩岸發展經貿上,訴諸全球經貿戰略的平衡,“從世界走向中國”。初看總綱,像極了一篇僅有文采,卻缺乏內容的文章。 

  蔡英文表示,應秉持五大核心理念,包括臺灣應以堅持民主、自由、人權、綠色等公義價值與原則,作為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且認為,兩岸應超越舊的歷史框架,追求共同利益的戰略思維。提出要堅持,表示做得不夠,不過民主、自由、人權、綠色等公義價值與原則,不是在臺灣已經落實了嗎?若沒有落實,臺灣會成為舉世稱羨的民主模範生嗎? 

  可是為何蔡英文仍然認為要堅持呢?這顯然是因為標準認定的不同。民進黨向來有其自己對民主、自由及人權的認定標準。高喊人權,卻對大陸居民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不是動不動叫不同立場的人滾回去,就是放任支援者以諧音的方式來辱罵對手為動物。用雙重標準來檢視別人與自己,自然會認為做得不夠。 

  至於表示要超越舊的歷史框架的潛臺詞,意味著“臺灣是臺灣,大陸是大陸”。這是否認兩岸有“九二共識”的另類説法,只是“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礎,否認基礎卻又要追求共同利發展,豈非矛盾! 

  針對兩岸經貿的部分,蔡英文表示:應將對大陸經貿,視為全球佈局的一環,以提升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加強産業結構、企業管理與産品研發能力,永續臺灣的經濟自主性;兩岸發展經貿關係時,應建立互惠而非讓利、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主從的關係,積極深化與世界的互動,尋求全球經貿戰略的平衡,“從世界走向中國”。多重文字的堆砌,目的在否定大陸經貿在臺灣全球佈局中的作用。 

  可是自從2010年6月簽訂兩岸經濟框架合作協議(ECFA)後,2011年8月1日起臺灣和印度簽署之“關務互助協定”生效。除此之外,新加坡、印尼與菲律賓已與臺灣針對簽署經濟合作協議進行可行性研究,歐洲議會更在2011年5月11日通過決議,支援臺、歐洽談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凡此不都在説明大陸經貿是全球佈局的一環嗎? 

  可是為何蔡英文偏偏在十年政綱中的兩岸經貿部分,刻意強調要將大陸經貿,視為全球佈局的一環,以及不斷地強調要由世界走向大陸呢?其目的當然不只是經貿而已,而是試圖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希望借此能為改變臺海現狀創造條件。 

  民進黨每到選舉總是喜歡把“臺灣”挂在嘴邊,蔡英文雖然與傳統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出身不同,然而卻也無法跳脫窠臼,將十年政綱的總目標,訂為“強化臺灣、凝聚臺灣”。可以又是誰在執政時將大筆資金匯往海外帳戶掏空臺灣,是誰不斷透過族群議題的動員在分化臺灣?在執政時不斷弱化臺灣,不論在野與在朝都在分化臺灣,如今卻要“強化”及“凝聚臺灣”,公信力究竟在哪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