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老人成了孤獨族 養老問題嚴重

2011年06月21日 15: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媒《新生報》近日發表社論説,根據臺灣衛生部門公佈的去年島內民眾十大死因,已上排十三年的自殺,首度落下排行榜。令人遺憾的卻是在統計中可以發現自殺死亡裏,六成八都是男性,尤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居多,可見老人問題的嚴重性。 

  社論説,臺灣人口老年人口比例正快速增加,十年後六十歲以上老人將達百分之二十。扣除不能從事生産的幼、少年人口,島內民眾將面對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缺乏活力社會?相信大家心知肚明。處此狀況下,政府應標本兼治,除鼓勵生育外,更應妥善照顧老人。然而長久以來不論臺當局或民間,對於老有所養或鼓勵生育,在觀念與做法上,仍予見樹不見林,隔靴搔癢感覺,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面對人口老化,在妥善照顧老人方面,目前做的並不理想,甚至不若鼓勵生育來得起勁。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便説過:“臺灣生育率如繼續下降,高齡化現象將更嚴峻,以後更多老人可能無人奉養”,楊志良這番話係自人口結構做的推論。吾人卻認為在現有觀念及貧乏的社會資源下,許多老人已面臨照顧不足或不週的難堪命運。若干年前一位臺北市社會局長,因家中乏人照顧而把高齡母親送往養老院寄養。社會局長本就負責照顧全市老人及貧苦無依者,連他都無法把母親留在家中奉養,可見老人乏人照料的嚴重性。在我們週遭也有不少長者因家庭經濟問題,非僅請不起外傭連養老院也無力進住,陷於老而無人照料的困境! 

  社論説,即使贍養院由於良莠不齊,有些入住的老人生活照顧很差。最近便發生臺灣長期照顧中心以過期食品喂食老人事件,更有若干老人院衛生條件極差,老鼠蟑螂橫行,甚至有老人被老鼠咬傷耳朵。由此可見不論贍養院,長照中心等不同名稱的老人院,設備及照護好的固然有,反之黑心店也不少,老人入住只有增加晚景的淒涼! 

  社論最後説,臺灣人口老化已是必然趨勢,因為人口結構的調整,非短時間能見效,也許十年或更長歲月才能扭轉此一趨勢。既然人口老化避免不了,對於老人的照顧就更是每個人的責任,否則每個家庭衍生的老人問題,必然造成社會不安,不能不及早防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