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赴臺個人遊即將啟動 臺灣準備好了嗎?

2011年06月10日 09: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有消息報道稱,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即將在近日啟動。臺灣《旺報》近日刊載社評表示,我們期待,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能為兩岸民間社會的情感交流、相互認同奠定深厚基礎,但遊客的安全等問題卻不容輕忽。如果有心人企圖遲滯兩岸關係正常發展,而在大陸游客上作文章、引爆衝突是輕而易舉之事。對於這樣的風險,臺當局不能不預設安全機制。

  全文摘編如下: 

  兩岸兩會8日舉行首次“兩岸協議成效與檢討會議”,達成6月底前正式實施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與以往團進團出只能按照預定旅遊路線走馬觀花不同,個人遊可以與臺灣民眾零距離接觸,深入了解臺灣、喜愛臺灣,體會臺灣的人文之美。 

  在此之前,已有一部分或赴臺短期就學、從事商務活動,或是借“商務簽證”先行達到個人遊目的大陸人士,他們的深刻感受就足以説明一切。 

  從《旺報》兩岸徵文版的大陸交換學生文章中可以發現,臺灣課堂的自由、校園的無障礙設施、同學之間親切自然的互相關愛是最令他們感動之處。廣東中山大學楊帆同學在政大的八卦教學樓中迷路,還沒開口就有同學放慢腳步主動輕聲詢問他:“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 

  曾多次赴臺參加宗教學術活動的大陸學者則對臺灣義工的奉獻精神和強大力量有深刻感悟:“學者、大學生、退休官員、退休老師、企業主等各行業人士,或隱或顯投入義工行列,潤物細無聲,自然孕育著社會責任的實現,及熱愛鄉土的情懷。”更多的文章則提到臺灣人挂在嘴邊的“謝謝”,自動細緻的垃圾分類,捷運電扶梯靠右站讓出左邊給趕時間的人等等這些臺灣人習以為常的小事,但這在遊客眼裏卻是倍感溫馨與體貼。 

  我們期待,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能為兩岸民間社會的情感交流、相互認同奠定深厚基礎,但遊客的安全等問題卻不容輕忽,處理不慎,反而會破壞兩岸民間相互認同度。開放赴臺遊後,曾經發生不少意外事件,包括最近的蘇花公路坍方、阿里山小火車翻車,誰也不能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甚至因刑案發生的事件也不能避免。觀光部門要求填寫緊急聯絡人或是洽談保險金等事宜不過是治標之方,非治本之策。 

  兩岸關係特殊,不排除有人刻意政治操作、製造衝突的可能。“獨派”人士無法以平常心對待大陸游客,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引起意外衝突。這種衝突會嚴重到什麼程度,相信沒有人能預言。如果有心人企圖遲滯兩岸關係正常發展,而在大陸游客上作文章、引爆衝突是輕而易舉之事。對於這樣的風險,臺當局不能不預設安全機制。 

  除了兩岸兩會要多加宣導之外,警政部門可以在現有建制下設置大陸游客服務處,配置緊急專線,類似119或110專線,各分局應有專人因應陸客的緊急需求,一旦意外發生,遊客可以在第一時間求援。 

  海基會及民間公益團體也可以招募義工成立大陸游客服務中心,在各地設置分會,發生緊急情況或意外事件時,可以提供最迅速的協助,避免事端擴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