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個人遊將開啟兩岸交流新紀元

時間:2011-06-09 12:44   來源:台灣網

  據臺媒報道,臺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吳敦義6月1日表示,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將於6月底前實施,試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廈門。個人遊將為臺灣服務業注入活水,旅遊業者估計,下半年至少將有9萬名陸客赴臺,按照停留7天計算,至少可為臺灣帶來45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觀光産值。觀光部門評估,這項新策開放,一年可為臺灣帶來90億元到150億元的經濟效益。

  臺灣《聯合報》6月3日發表社論説,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將打開兩岸社會自由流動的最後一道閘門,這道閘門打開了,兩岸社會真實意義上的相互探索與理解才算真正展開。

  由此看來,赴臺個人遊的實現,不光為臺灣經濟增長帶來利好,更為兩岸民眾真正意義上的交流開啟新紀元。

  一、個人遊將一改團進團出“蜻蜓點水式”的交流模式。

  開啟海峽兩岸交流的通途可謂曲折漫長,充滿著艱難與險阻,開放赴臺遊,就是兩岸交流的一大進步。而個人遊將在兩岸人民隔絕60後第一次得以實現,它將為兩岸交流史樹立起一座新的豐碑。團進團出赴臺交流模式顯然是一種被動的、模式化的、受到管束式的交流,這種交流雖然人員量大,活動內容多且頻繁,但活動基本上被加框在具體的點和既定的線上運動,活動基本上安排在景點、公司、會見室,參與活動的人員無法真正涉及到臺灣社會,更無法了解臺灣生態民意,所以這種交流被比喻為“蜻蜓點水式交流”。而個人遊將一改團體交流的不足,它不再受具體的點與線路的束縛,可以自由行在臺灣的角角落落,可以進農家與百姓拉家常,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可以進市場與商家侃物價,了解行情;可以到臺灣中南部原住民居住區與他們對唱山歌,載歌載舞,等等。在個人遊得以實現後,兩岸民眾才能在交流中真正了解對方,感知對方,才能有機會摒棄幾十年來各自建構的思想障礙,重新認識彼此。個人遊將為大陸游客全方位了解臺灣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同時,也為臺灣民眾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大陸創造了條件。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