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光石化”案照見“雙面人”蔡英文

2011年04月11日 13:36:00  來源:
字號:    

  臺灣“國光石化”落腳彰化引起的“反建”爭議聲中,傳出蔡英文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為了推動“國光石化”興建政策,曾對傾向反對興建的環評委員“遊説”,企圖干預環委可能做出不通過的決定。對此傳言,蔡英文“非正面”回答説:“不要把時間拖回到過去,把所有問題丟給當時的民進黨。”

  臺媒《中華日報》10日社論指出,這不由使人想到,蔡英文曾聲嘶力竭地反對臺島軍公教退休人員享有優惠存款利率,卻被踢爆她從政大任教到擔任“陸委會主委”退休,每月享有優惠存款六萬二千多元新台幣。蔡英文為此身陷“政治風暴”,倒也能緊急做出“危機處理”,宣稱“即日起放棄優惠存款”,卻又回馬一槍指控:“執政者只想通過不正當的方法,選擇性公佈部分數據,造成社會輿論混淆……。”

  於是乎,蔡英文這個人彷彿出現兩個“迭影”,一個是“昨是今非”,一個是“今是昨非”,如上所述,蔡英文“在位”時是“國光石化”的“推手”,“在野”時是“國光石化”的“殺手”;蔡英文“在位”時樂在優惠存款利率,“在野”時痛斥優惠存款利率,徹底呈現兩極化。其實,“在野”的蔡英文如果不想問鼎臺灣地區領導人位置,應不至於出現那麼清晰的兩個“迭影”,這也就難怪,有藍營“立委”將蔡英文形容為“雙面嬌娃”。

  翻開蔡英文的“前半生”,她個人“生涯成就”的頂峰,是于二○○六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擔任前臺當局“行政院副院長”,與此同時,“行政院長”是蘇貞昌。以蔡英文擔任“副院長”時間,對照“國光石化”推動“大事記”——國光石化科技公司成立,交由環保署進入程式審查。之後,在張俊雄二度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即二○○七年十一月三十日,由“副院長”邱義仁批示將“國光石化“移設彰化大城。

  蔡英文也許會説,“國光石化”決定移設彰化之日,正是她“無官一身輕”之時。但請別忘記,蔡英文于二○○八年五月二十日起擔任民進黨主席迄今。她身為黨魁以迄“暗自決定”(3.月11日正式宣佈參選之前)問鼎臺當局領導人選舉期間,並未對“國光石化”興建與否表達強烈立場,卻在3.11以後出現“鐵板一塊”的“反興建”態度,不時拿“國光石化”大作文章,可見她認為,反“國光石化”是可操作的選舉資源。

  再説,如非“蘇蔡行政體制”大力推動“大投資、大溫暖”計劃,將“國光石化”列為“五大套案”之一,總投資額四千億元新台幣的“國光石化”科技公司,又怎能在宣告成立?退一步説,若無蘇、蔡主導推動並遊説環評委員之功,説不定“國光石化”早已“胎死腹中”。然則,在蔡英文的“迭影”閃動中,她主觀意識加上政治考慮下的“國光石化”,不啻可以任由她“搓圓捏扁”─忽而必須建、忽而不能建。

  社論最後説,“國光石化”興建與否,應就其形成的産業鏈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幫助,及其對臺灣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透過專業評估做出最符合全民利益的決定,亦即,必須走完環評程式才能決定它未來的命運。馬英九也不能説要建就建或不建就不建,在野的蔡英文怎能輕忽的對它判定“死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