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鎖不住臺灣不等於“不鎖臺”

2010年04月19日 08:48:00  來源:
字號:    

  在臺灣朝野針對ECFA的爭論中,國民黨當局抨擊民進黨8年執政期間,在兩岸經貿關係上採取鎖臺政策,其下野後仍然沒有改變。這引起民進黨的持續反駁,可見他們很在意國民黨的批評,甚至可以説是國民黨指出了核心問題。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7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多位民進黨人士相繼表示,臺灣對大陸出口占臺灣總出口額的比重,在該黨8年執政期間年年升高,以至於達到四成,可見該黨沒有鎖臺。其實,這種説法只能證明民進黨鎖不了臺灣,而不是不鎖臺灣。這和民進黨搞不了“臺灣獨立”一樣,不是他們不搞“臺獨”,而是搞不了。

  民進黨執政期間,從兩岸“一邊一國”到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再到“正名制憲”,哪一件不是搞得如火如荼,最後陳水扁還是不得不承認:“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不要自欺欺人。”

  他們對兩岸經貿也是如此,民進黨當局把明明是他們執政之初朝野各界、産官學界之間公開達成的對大陸“積極開放”的共識,後來片面改為“積極管理”。這與李登輝在位後期推行“戒急用忍”如出一轍,但都無法制止兩岸經貿交流的自然增長。畢竟大陸的市場效益與工廠功能,是所有國際企業都不能忽視而須前往逐鹿。

  於此形勢下,儘管民進黨當局曾圖抑制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卻無法如願。不僅如此,臺灣還從兩岸經貿關係中獲得巨大利益。換句話説,行諸四海而皆準的經濟規律與市場法則,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更不是從“臺獨”角度出發的政治手段所能阻撓的。

  文章最後説,因此,鎖不鎖臺是看心態與政策,民進黨的立場是“鎖臺”,客觀形勢是他們鎖不了臺,卻又以鎖不了臺來辯稱自己不鎖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