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雙英”ECFA之辯的重點在實質不在形式

2010年04月06日 08:24:00  來源:
字號:    

  島內各項民意調查都顯示,多數民眾期待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進行辯論。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日點評文章認為,這應該是合理的現象,誰會不願意看到朝野最重要的兩位政治人物,就當前最重大的議題行針鋒相對的辯論呢?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民進黨的目的不是在於厘清ECFA的疑慮,而是爭執雙方採取何種辯論的形式。

  文章指出,ECFA的議題之出現已經兩年了。從馬英九的競選政見提出,到他上任後,強調ECFA是他的政見、應該實現,以及兩岸對此的簽訂不能晚于2012年,再到胡錦濤正面回應説,希望2009年下半年開始談,再到今年兩岸進行了兩次正式協商。

  在此過程中,民進黨一路反對,還發動ECFA“全民投票”。馬英九為爭取民意支援,今年以來多次親上火線説明,國民黨當局也全面加強闡述,但都未能改變民進黨的態度。

  民意的不耐,也就形成對馬、蔡辯論的期待。事實上,馬已多次呼籲朝野對話,他對和蔡的辯論、對話或討論也都持積極態度,但從蔡英文采取回避策略,及其代言人堅持除了辯論以外,沒有其他形式,可見民進黨是企圖以形式來干擾實質。馬英九為了表現誠意及展現對ECFA的百分百信心,業已同意與蔡英文進行辯論。 
  
  文章表示,但我們要問的是,難道一定要像“總統大選”時那種辯論的形式,才能厘清ECFA的問題嗎?答案應是否定的。馬英九未上臺前于2006年、2008年和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于“總統府”進行過兩次對話,內容激烈,也具有辯論的效果。民眾需要的是馬、蔡面對面作出精彩的論述,以供民眾評斷,只要能達此目的,是辯論、對話或討論,根本不是重點。希望民進黨抓準民意,不要企圖借辯論製造政治對立,模糊臺灣亟需ECFA的事實焦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